我顺着路标找到可以看到奥帆中心的海边,没想到早晨海上的浓雾使几米开外白茫茫一片,更别说看遥远的奥帆中心了。我耐心地等到10点多钟,奥帆中心影绰绰地显露出来,也是像海市蜃楼一般。时间关系,只能留下些许遗憾了。
标签: 青岛
【原创】美丽的青岛·八大关
八大关是我在青岛最喜欢的地方,我喜欢它的建筑之美,喜欢它环境的幽静。八大关景区有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故统称为八大关。八大关街区道路的最大特色表现在行道树上。路旁栽植了各具特色、品种不同的树木,大多是珍稀树种。山海关路种的是法桐,居庸关路种的是银杏,临淮关路种的是龙柏;正阳关路种的是紫薇,嘉峪关路种的是五角枫,韶关路种的是碧桃,宁武关路种的是海棠和枫树,紫荆关路种的是雪松。
第二海水浴场,毛泽东曾在此游泳。
这里多见的吊床
山海关路17号是一座日本式建筑,1940年由在青岛的日本人所建,楼内设有4个房间,其中一个日式套间的墙壁上镶挂着一块樱花木,据日本人考证,该樱花木有上千年的树龄,十分罕见。这座楼有个别称叫“元帅楼”,因为十大元帅中的6位元帅曾在该楼居住。
正阳关路
山海关路13号是中西混合式别墅,建于1935年。建筑面积895.57平方米,楼的主体连地下室3层,砖混结构,挂瓦式的屋顶,红砖墙面,花岗石砌成的墙角,整个建筑庄重大方,1988年内部经过装修改造,同山海关路15号楼连为一体。这曾是民国时期的山东省政府主席大军阀韩复榘的住所,汪精卫等也曾在此住过。
山海关路9号(又称钓鱼台)是美式建筑,美国第七舰队将军柯克上将的宅邸,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在此居住过。这里接待的宾客大都是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
山海关路5号大约在1934年前后落成,建筑面积603.84平方米,占地1.688亩。日寇第二次占领青岛时,建造了这座现代风格的日式住宅,它没有丝毫战争的阴霾,反而外型很别致,外墙用绿色的釉面砖镶嵌,每经雨水冲洗,格外碧绿,院内的植物是紫藤,整个院子十分幽静。
宁武关路
花石楼是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的,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为欧洲古城堡式风格,有古罗马哥特建筑的遗风,室内有巴洛克、洛克克的痕迹。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如果按近代欧式建筑传统模式去套它,好像并不十分贴切。此楼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院内面积4.5亩。楼的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解放前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曾在此住过。相传蒋介石曾在这里避过难。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
紫荆关路和另一条路的岔路口
紫荆关路
居庸关路
临淮关路
紫荆关路
这里也是照婚纱照的好地方,一会儿功夫我就碰到两对儿。
正阳关路
函谷关路
武胜关路有一片杉树林,笔直的杉树有数十米高。
嘉峪关路
【原创】美丽的青岛·漫步海滨
2010年7月30日在青岛开会,利用会前会后各半天时间转了转。上次来青岛好像是5年前了,这次我还是故地重游,到上次去过的海边和八大关看看。
木栈桥
第一海水浴场的人还是那么多,只是水浅了许多。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就在海边
汇泉路的小洋房似乎有历史了
这里是疗养的好地方
几年不见楼长高了许多
沿着海边走,一路都是公园,所以不感觉枯燥。公园里的雕塑很有意思,海趣园因为在青岛市少儿活动中心附近,这里的雕塑设计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巧妙融合,寓教于乐。有“岳母刺字”、“曹冲称象”、“铁杵磨成针”、“闻鸡起舞”、“伯乐相马”、“孔融让梨”等,这里放个“猴子捞月”和“司马光砸缸”。
还有一位帮着使劲呢!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五月的风”是座落在“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
没想到双层巴士还可以当餐车用,食品种类还不少,真方便啊!
音乐广场里的音乐家雕像
白色的软体雕塑“音乐之帆”里,小草夕阳合唱团的歌声震耳欲聋。
原来这里唱歌的跳舞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自都把伴奏音响开到最大,因此唱歌的听不见自己的歌声,跳舞的听不清自己的舞曲。您说这是何必呢!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两组人岔开时间或分开地点不就行了,干嘛非要斗气呢?本来老年人的听力就减退了,再天天受着噪声的刺激,对听力、对身体都不好啊。我仅仅听了一会儿就受不了这恶性刺激了,赶紧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