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0日在青岛开会,利用会前会后各半天时间转了转。上次来青岛好像是5年前了,这次我还是故地重游,到上次去过的海边和八大关看看。
木栈桥
第一海水浴场的人还是那么多,只是水浅了许多。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就在海边
汇泉路的小洋房似乎有历史了
这里是疗养的好地方
几年不见楼长高了许多
沿着海边走,一路都是公园,所以不感觉枯燥。公园里的雕塑很有意思,海趣园因为在青岛市少儿活动中心附近,这里的雕塑设计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巧妙融合,寓教于乐。有“岳母刺字”、“曹冲称象”、“铁杵磨成针”、“闻鸡起舞”、“伯乐相马”、“孔融让梨”等,这里放个“猴子捞月”和“司马光砸缸”。
还有一位帮着使劲呢!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gif
“五月的风”是座落在“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
没想到双层巴士还可以当餐车用,食品种类还不少,真方便啊!
音乐广场里的音乐家雕像
白色的软体雕塑“音乐之帆”里,小草夕阳合唱团的歌声震耳欲聋。
原来这里唱歌的跳舞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自都把伴奏音响开到最大,因此唱歌的听不见自己的歌声,跳舞的听不清自己的舞曲。您说这是何必呢!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两组人岔开时间或分开地点不就行了,干嘛非要斗气呢?本来老年人的听力就减退了,再天天受着噪声的刺激,对听力、对身体都不好啊。我仅仅听了一会儿就受不了这恶性刺激了,赶紧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