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龙胜县城27公里的龙脊梯田,像天地之间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这里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天: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瑞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可谓是人间一大奇观。11月初来到此地并非最佳时节,不过田里尚存的一些稻谷给梯田抹上几许绿色。
远处即是著名的景点“七星伴月”,是由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组成。
由于游客日见增多,这里也大兴土木,在山上见缝插针地建造旅社。
在龙脊梯田附近的金江河畔,有一个黄洛瑶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有60户人家、400人口。这里的妇女个个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并因获得吉尼斯总部颁布的“长发村”证书而名扬天下,成为龙脊梯田景区的又一个“世界一绝”。
长发盘在头顶像帽子
标签: 桂林
【原创】苗寨行·忆07
从龙胜温泉出来,沿着矮岭河走,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向黄泥坳的苗寨。
途中遇到一座桥,据说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带领的红军经过这座桥进入苗寨。现在这座桥已经破败不堪、无人通行了。为了感受一下红军过桥时的感觉,我们壮着胆子走到颤巍巍的桥中间,以示勇敢。
当年红军经过这里向贵州进发。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几位驴友,他们背着沉重的行囊、拄着拐杖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经询问后得知,他们经常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结伴从较远的城市出发,风餐露宿、徒步旅行。由衷地佩服他们的体力、精力、耐力和毅力。
有趣的鸡过独木桥
在苗家的吊脚楼里我们品尝了油茶,就是把茶叶炒一炒,加盐煮一煮,再泡上加了颜色的炒米、炒花生等,味道一般,有些喝不惯。屋里的光线很暗,由于制作油茶更使得满屋子烟雾弥漫。
自制自来水
朋友的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熟知当地各种植物、动物、农作物。一路上有他给我们介绍,使我大开眼界。
罗汉果
桂树
红苕
柚子树
世上真有树缠藤
木耳
从苗寨返回后又去往龙胜的龙脊梯田,时近中午,在山路边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当地人的有些食物令我吃惊,难道这也能吃?
蜂房(上)魔芋豆腐(下)
魔芋(没有加工的,图左)
香肠和腊肉
竹筒饭(烤熟的) 有点像肉粽子
兔子和土鸡
山鸡
野菜
果子狸
【原创】人间仙境龙胜温泉·忆07
2007年11月初,在朋友的陪伴下,我们来到距桂林100多公里的龙胜。真没有想到,在这深山幽谷中,竟然藏着一处绝妙的温泉。这里林荫蔽日、万木合围,雾气氤氲,袅袅升腾,如入人间仙境。冬日里在大山中泡着温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闻鸟语虫鸣、流水潺潺,给人的感觉是: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富有民族
风格的温泉风雨桥。桥长约40米,全桥由三座桥亭和十间桥廊组成。全桥不用一钉一铆,只用大小条木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廊两旁设有长凳
供人憩息。
风格的温泉风雨桥。桥长约40米,全桥由三座桥亭和十间桥廊组成。全桥不用一钉一铆,只用大小条木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廊两旁设有长凳
供人憩息。
【原创】阳朔山水甲桂林·忆07
2007年11月初去桂林开会,朋友带我们去了阳朔的遇龙河,这里素有小漓江之称,我认为确实名不虚传。坐着竹筏在遇龙河上漂流,望着两岸奇异的山峰、金色的稻田,仿佛身为画中人。难怪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景观专家卡尔博士在徒步考察完遇龙河风景之后,曾这样感叹道:“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美丽的地方”。
仙桂桥是遇龙河支流的石拱桥,是广西最古老的石拱桥,桥高2.2米,长26米,宽4米。建于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桥体结构独特,采用极为罕见的并列砖法,用9组券石拱砌,共用石281块并列而成。八百多年风雨剥蚀和洪流冲击,桥体完好无损。
乡间傍晚
稻浪滚滚闪金光
【原创】桂林山水甲天下·忆07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贺敬之
2007年7月中旬,我来到人间仙境桂林,看到了电影《刘三姐》的拍摄地,也仿佛听到三姐那美妙的歌声。
船游漓江
这就是漓江的著名景点“九马画山”,它也印在了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
江中渔翁
前一天清晨在七星公园雨中即景
桂林最古老的桥——花桥
桂林素食第一楼——月牙楼
浑融和尚
栖霞寺
蒙蒙细雨中的骆驼峰
当年11月1日又一次去桂林开会,夜游两江四湖。当时因条件所限,照片的质量不太好。
单塔
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