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藏之江南·川味林芝菜

林芝的餐馆多是川菜馆,用的是藏区的食材,但做出来的多是重口味的川菜,油腻、麻辣、不健康。
藏红花蛋羹

厚厚的一汪油

头一次见到如此袖珍的藕节


天麻炖藏鸡

石锅鱼

小米野菜也飘着一层油

杂菌

青稞很硬,适合喜欢吃粗粮的人,胃病患者就免了。

藏鱼很不好吃,藏民好像不吃鱼

牦牛蹄连吃了两顿,很腻人

藏香猪并不香

追问半天才说是斑鸠,后来每上一菜先问明白,以免误食不愿意吃的食物。

大包里面是甜馅

餐馆所见



【原创】藏之江南·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第一个拐弯处(S形)



青杠树

山下一派江南风光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尼洋河清澈,雅鲁藏布江浑浊





雅鲁藏布江第二个拐弯(U形),一般见到的标准图片是航拍的,能够显示山体全貌。




从两侧的台阶下到最低点

湍急的江水



来个动感的
与上次不同,这次是在下游乘船。






江水冲刷堆积起来的沙子



沿岸是唐古拉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远处是苯日神山,小导游说:这座山后就是麦克马洪线。
网络资料: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麦克马洪线,Mc Mahon),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

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网络资料: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麦克马洪线,Mc Mahon),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
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下船处已是尼洋河,河水颜色截然不同,很清澈。

终于见到印象中长在水里的树林,原来这里是娘欧码头,上次登船的地方。

【原创】藏之江南·南迦巴瓦峰

这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和上次不一样,必须要乘坐那里的车子从

古桑树、情比石坚

(参见链接)、南迦巴瓦峰观景台等景点转到大峡谷,管理有点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还要乘船游江,没有时间去观景台了。不过刚到古桑树那里,赶巧遇到南迦巴瓦峰露出部分冰峰,转瞬间又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
这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和上次不一样,必须要乘坐那里的车子从

古桑树、情比石坚

(参见链接)、南迦巴瓦峰观景台等景点转到大峡谷,管理有点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还要乘船游江,没有时间去观景台了。不过刚到古桑树那里,赶巧遇到南迦巴瓦峰露出部分冰峰,转瞬间又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

















【原创】藏之江南·嘎定沟

原计划当天下午是去鲁朗林海,但因别人要去而被改到嘎定沟(曾为卡定沟)了。我感觉嘎定沟的风景还是不及

鲁朗林海


原计划当天下午是去鲁朗林海,但因别人要去而被改到嘎定沟(曾为卡定沟)了。我感觉嘎定沟的风景还是不及

鲁朗林海






山里的景观多是依据形象而命名的,很有想象力。

本来就不大的景区,我也没有都走到。
















三叉的青杠树。青杠树在林芝随处可见,导游讲: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青杠树下长青杠菌;而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青杠树下长出的就是名贵的松茸。















【原创】藏之江南·八一镇

尼洋河畔的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林芝来的游客一般都住在这里。
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的途中经过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交汇处,停车观看。



玛尼堆












从房间的阳台上可以看到一片漂亮的楼群,似乎不是普通民居


这里的新建楼房基本都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远处山上的五彩经幡

住所附近的街道与建筑






以雕塑命名的老鹰广场

牦牛广场


似乎是政府机关

镇上有这么多数码产品商店





光控路灯

稍远处的山上经幡连成片



尼洋河从这里流过

尼洋河的早晨被浓浓的云雾笼罩







【原创】藏之江南·林芝机场

据网络资料:通航6年的林芝米林机场是西藏第三座民航机场,海拔是西藏最低(2949米),飞行难度是

国内第一。林芝地区在二战期间,是著名“驼峰航线”的必经之地,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当时曾有数十架盟军运输机在这群山中坠毁。

林芝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河谷地带,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象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净空条件、气象条件、飞行环境及导航台站布局最复杂的机场。由于林芝机场坐落于山间谷地,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峻岭,飞机起降只能在狭窄弯曲的河谷中飞行,飞行航道最窄处距离峡谷两侧山脊不到4公里。另外机场多低云天气,风向多变并伴有风切变等紊乱气流,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所以下午没有航班,全年适航时间累计仅有100天。

机场西边的米林导航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仅有11.2公里。
据网络资料:通航6年的林芝米林机场是西藏第三座民航机场,海拔是西藏最低(2949米),飞行难度是
国内第一。林芝地区在二战期间,是著名“驼峰航线”的必经之地,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当时曾有数十架盟军运输机在这群山中坠毁。
林芝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河谷地带,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象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净空条件、气象条件、飞行环境及导航台站布局最复杂的机场。由于林芝机场坐落于山间谷地,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峻岭,飞机起降只能在狭窄弯曲的河谷中飞行,飞行航道最窄处距离峡谷两侧山脊不到4公里。另外机场多低云天气,风向多变并伴有风切变等紊乱气流,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所以下午没有航班,全年适航时间累计仅有100天。
机场西边的米林导航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仅有11.2公里。





飞机是从远处的山谷中低空飞来的,据说还必须经印度上空转弯。




跑道的另一端

这条航线的飞机必须具备

先进的飞行导航技术
这条航线的飞机必须具备
先进的飞行导航技术

【原创】藏之江南·云海

上周末去林芝,在成都飞往林芝的飞机上观云海。

去程的天气真好,能见度很高,可惜座位不靠窗,仅在短暂的瞬间拍了几张。
上周末去林芝,在成都飞往林芝的飞机上观云海。
去程的天气真好,能见度很高,可惜座位不靠窗,仅在短暂的瞬间拍了几张。


起伏的山峦中间有条河流穿过




山顶上飘着朵朵白云




远处有两座雪山

回程时特意选了靠窗的座位,可是那天云层很厚,几乎望不到山脉,不过变化莫测的云海也很壮观。
















【原创】天路·林芝的阿沛新村

阿沛新村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阿沛新村位于米拉山麓、尼洋河畔。这里曾经是阿沛家族的领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就成长在这里。阿沛家族原是14世dalai喇嘛的管家,在西藏排行第三的大农奴主,拥有农奴数以千计。解放后,解放了的阿沛家族农奴就地安置,形成了一个村落。但因旧村的地理位置连年遭遇水灾,于是阿沛副主席出资建了这个新村和一个希望小学。整个新村经过认真规划,道路、自来水、绿地、活动场地等一应俱全,一排排两层藏式小楼彩饰一新、漂亮整洁,吸引着川藏公路上往来行人惊异的目光。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藏族民俗的旅游点。
村口的标志和车站

一排排具有藏族特色的两层民房整齐排列着,每户都有栅栏围着的庭院,草木青青、繁花似锦。



盛开的大丽菊为新村增添了不少喜庆

屋内的布置整洁漂亮

铜质的容器明晃晃、金灿灿

五彩斑斓的橱柜

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藏式炉子漂亮又干净,虽说烧的是柴禾,可一点儿烟都没有

主人为一拨又一拨参观的客人准备了各式藏族食品

这就是小时候听说的糌粑,原来是用手捏着吃的

这是我最爱吃的,可能叫油炸果子


酸奶和酥油

酥油茶

酥油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村民们悠闲地打着扑克

【原创】天路·林芝的朝圣者

2009年7月3日一早,我们向西返回拉萨。
因为这里有一家部队医院,所以我很早便知道林芝有个八一镇,没想到只在此停留一晚。走时匆匆,只能在车上留个影。


车子行进途中,遇到一队朝圣的藏民,他们一边走一边五体投地、匍匐叩拜。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辞千辛万苦。令人感动之余还有一些敬佩。
虔诚的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