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一早从平壤出发,乘坐大巴前往开城的板门店。开城距平壤168公里,大巴走2.5小时。由于板门店不是旅游景点,所以在公路上是看不到的。板门店在开城
东南8公里处,这里曾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网络资料:板门店原先仅是一个小山村,为便于当时中国军队代表寻找,在会议场所附近临时用木板搭成一个酒馆兼小杂货铺,并且悬挂了用汉字书写的“板门店”进行标识,从此该地得此名。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
签字,
使板门店名扬于世。
第2天一早从平壤出发,乘坐大巴前往开城的板门店。开城距平壤168公里,大巴走2.5小时。由于板门店不是旅游景点,所以在公路上是看不到的。板门店在开城
东南8公里处,这里曾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网络资料:板门店原先仅是一个小山村,为便于当时中国军队代表寻找,在会议场所附近临时用木板搭成一个酒馆兼小杂货铺,并且悬挂了用汉字书写的“板门店”进行标识,从此该地得此名。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
签字,
使板门店名扬于世。
10点(朝鲜时间11点),我们到达板门店的南北双方共同警卫区域,导游讲这里的军人都带手枪。我们下车等候较长时间,据说是在办手续。旅游车是从下图右侧的大门进入,大门上方是“自由统一”字样。
后来才发现,我们乘坐的就是自己的大金龙啊!
金日成于1994年7月8日凌晨2点突然发病去世,这是他在去世前一天的签名。这座题词碑高4.15米(象征其4月15生日),长7.7米(象征其7月7忌日)。据导游讲,金日成曾设想南北朝鲜统一为高丽联邦共和国,实行一国两制。
为我们拍摄录像的小姑娘不会说中文,所以一路上没有和她交流,只见她每到一地总是先下车,举起摄像机不停地拍摄,一丝不苟,态度极为认真。在旅游结束时,我们拿到她连夜制作的光盘。
共同警卫区域的平面图。小插曲:朝鲜军人在这里讲解时问道:今天是党的生日,你们有没有带礼物?同行者给钱没要,只好去买了条烟奉上。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17.gif
抗日战争
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
分界线向南推进5公里到板门店位置。这里
是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也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地雷埋设密度居世界第一。
胜利后,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在北纬38度的三八线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
分界线向南推进5公里到板门店位置。这里
是朝韩双方最为敏感的前线阵地,也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因为这里的地雷埋设密度居世界第一。
共同警卫区域以军事分界线为中心,方圆约为800米的圆形地带,由联合国军
与朝鲜军队共同把守。1976年以前双方守卫人员可以在此地自由往来,后来因1976年8月18日的板门店事件
,在军事分界线上设置了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
在军事分界线上,建有7幢建筑物,中间蓝色的简易木板房由美方建造和管理,两旁白色的木板房由朝方建造并管理。这是根据停战协定建立的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和中立国
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场所。
共同警卫区域以军事分界线为中心,方圆约为800米的圆形地带,由联合国军
与朝鲜军队共同把守。1976年以前双方守卫人员可以在此地自由往来,后来因1976年8月18日的板门店事件
,在军事分界线上设置了一道宽50厘米,高5厘米的水泥线。
在军事分界线上,建有7幢建筑物,中间蓝色的简易木板房由美方建造和管理,两旁白色的木板房由朝方建造并管理。这是根据停战协定建立的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和中立国
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场所。
房子外面,朝鲜与美国
、韩国
警卫人员隔一条5公分高的水泥线(军事分界线)相视而立,双方均不得越过一步。不过现在采取轮流出来执勤的方式,一三五朝方,二四六美韩方,所以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我们到来的这天就没有见到分界线对面有人。
房子外面,朝鲜与美国
、韩国
警卫人员隔一条5公分高的水泥线(军事分界线)相视而立,双方均不得越过一步。不过现在采取轮流出来执勤的方式,一三五朝方,二四六美韩方,所以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我们到来的这天就没有见到分界线对面有人。
联合安全区实际上横跨在南北军事分界线上
对面的建筑物是韩方的
我们进入中间的蓝木屋
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内,一条长桌位居正中,开会时双方代表各坐一侧。
军人讲解员在讲解,里面站岗的两位军人(应该是韩方的)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在木板房里已经进入到韩方了。
这是在板门店最常见到的拍照姿势
军人讲解员在讲解,里面站岗的两位军人(应该是韩方的)使我们意识到,我们在木板房里已经进入到韩方了。
这是在板门店最常见到的拍照姿势
从木板房里出来,发现韩方的楼上出来俩军人看热闹(下图楼顶下方偏右)。
回到朝方的建筑
从军事分界线出来,到了1951年建的朝鲜停战谈判场所,1951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谈判在此进行
。
从军事分界线出来,到了1951年建的朝鲜停战谈判场所,1951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谈判在此进行
。
大家都期待和平统一
之后我们又来到签字大厅。朝方导游讲,这座签字大厅是5天盖好的。而网络资料为:这座大厅是在停战协定签字的前一天晚上一夜建成的,朝中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奇迹般地建起了一座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木结构大厅。如今,这座签字大厅连同当年谈判的会场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场所。
1953年7月26日下午4时,双方定于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在朝鲜板门店由中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先行签字,然后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分别签字。 当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向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之后我们又来到签字大厅。朝方导游讲,这座签字大厅是5天盖好的。而网络资料为:这座大厅是在停战协定签字的前一天晚上一夜建成的,朝中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奇迹般地建起了一座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木结构大厅。如今,这座签字大厅连同当年谈判的会场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场所。
1953年7月26日下午4时,双方定于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在朝鲜板门店由中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与对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先行签字,然后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分别签字。 当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向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大厅里的历史照片
大厅北面凸字形部分当时是新闻记者的活动区域
会议桌西边立着朝鲜国旗,
长条木凳是中朝方面人员的席位。
会议桌西边立着朝鲜国旗,
长条木凳是中朝方面人员的席位。
东边的会议桌上立着联合国国旗,长条木凳是联合国军方面人员的席位。
大厅里的照片
旅游团走后,1000多平方米的签字大厅显得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