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晋阳一餐

节日期间去晋阳饭庄,等餐时拍几张景。


巨幅山西地图

产自广东肇庆的硕大的星湖嘉庆砚,看来是镇店之宝。

这里的招牌菜香酥鸭,因为皮下脂肪、水分都炸没了,口感酥脆但有些发柴。

晋中的风味面食猫耳朵,炒的偏咸也有点偏干。因为忙着吃,没有拍下炒拨鱼儿和刀削面。

晋阳过油肉是山西特色菜,也是这里的招牌菜。吃到一半拍的“残羹剩菜”。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gif

山西特色的炸糕是用西北特产黄米制成,黄米类似于小米,个头略大,有黏性。这种炸糕似乎没有糯米面炸糕酥脆。

山西风味小吃闻喜饼也是来者必点之一

历史悠久的寿阳豆腐干,曾

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获过银奖。不过其知名度似乎仅限于寿阳。
历史悠久的寿阳豆腐干,曾
在1993年山西省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和1995年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获过银奖。不过其知名度似乎仅限于寿阳。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38.gif

餐后顺便再去参观纪晓岚故居,因为几年前冬季照过,参见

“访纪晓岚故居”

,这次再补几张照片。
餐后顺便再去参观纪晓岚故居,因为几年前冬季照过,参见

“访纪晓岚故居”


藤萝架挂满了紫藤花,这才有了老舍笔下“庭前十丈紫藤花”的味道。


200多年前纪晓岚亲手种植的紫藤


入口处就在晋阳饭庄旁边,在饭店就餐者凭点菜小票可以免费参观。我这怎么写的有点像广告啊?!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38.gif

在门外见到了久违的黄包车

故居的小院

当年纪晓岚种下的2株海棠树仅存这一株了。

据传这是纪晓岚养鱼的鱼缸。几十年前这种鱼缸在四合院里也较为多见,后来私搭滥建把四合院给毁了,也就没有大鱼缸的立身之地了。


【原创】访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

1724~

1805年)名昀,字晓岚,谥文达公。清

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乾隆朝进士出身,从编修、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他博学多识,机智诙谐,逸闻趣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祖上在明永乐二年作为充实北方的大户,从南京迁来献县。他最大的功绩是编纂《四库全书》,共计3103种,

79337卷,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此外,还有《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的名称是以纪晓岚故居内书斋命名,是他晚年追录见闻之作,文字质朴简约,有魏晋之风,是明清笔记小品中较著名的一部。
纪晓岚(

1724~

1805年)名昀,字晓岚,谥文达公。清

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乾隆朝进士出身,从编修、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他博学多识,机智诙谐,逸闻趣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祖上在明永乐二年作为充实北方的大户,从南京迁来献县。他最大的功绩是编纂《四库全书》,共计3103种,

79337卷,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此外,还有《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的名称是以纪晓岚故居内书斋命名,是他晚年追录见闻之作,文字质朴简约,有魏晋之风,是明清笔记小品中较著名的一部。
纪晓岚(
1724~
1805年)名昀,字晓岚,谥文达公。清
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乾隆朝进士出身,从编修、侍读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他博学多识,机智诙谐,逸闻趣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生于士大夫家庭,其祖上在明永乐二年作为充实北方的大户,从南京迁来献县。他最大的功绩是编纂《四库全书》,共计3103种,
79337卷,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此外,还有《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的名称是以纪晓岚故居内书斋命名,是他晚年追录见闻之作,文字质朴简约,有魏晋之风,是明清笔记小品中较著名的一部。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因为电视剧“铁嘴钢牙纪晓岚”的热播,这里也成了旅游之地。纪晓岚曾在这里住了62年

11~39岁和48~82岁

)。

后来这里又几易其主: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这里,一度成为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国剧学会;……1958年晋阳饭庄在此开业。20世纪末修建两广路(广安门至广渠门)时,这里正处在规划线路上。令人欣慰的是,市政府采纳了有关建议,两广路在虎坊桥到珠市口的道路拐了一个弯,多花费约两千万元工程成本,但保留了京华印书局、纪晓岚故居、德寿堂和珠市口教堂四座经典文物。2001年经季羡林等文史专家和学者联名提议,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将晋阳饭庄从纪晓岚故居中迁出,将阅微草堂旧址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不过故居的建筑格局已非原貌。如今悬于门上的匾额即由纪晓岚第六代后人纪清远先生题写。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因为电视剧“铁嘴钢牙纪晓岚”的热播,这里也成了旅游之地。纪晓岚曾在这里住了62年

11~39岁和48~82岁

)。

后来这里又几易其主: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这里,一度成为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国剧学会;……1958年晋阳饭庄在此开业。20世纪末修建两广路(广安门至广渠门)时,这里正处在规划线路上。令人欣慰的是,市政府采纳了有关建议,两广路在虎坊桥到珠市口的道路拐了一个弯,多花费约两千万元工程成本,但保留了京华印书局、纪晓岚故居、德寿堂和珠市口教堂四座经典文物。2001年经季羡林等文史专家和学者联名提议,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将晋阳饭庄从纪晓岚故居中迁出,将阅微草堂旧址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不过故居的建筑格局已非原貌。如今悬于门上的匾额即由纪晓岚第六代后人纪清远先生题写。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因为电视剧“铁嘴钢牙纪晓岚”的热播,这里也成了旅游之地。纪晓岚曾在这里住了62年

11~39岁和48~82岁

)。

后来这里又几易其主: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居住这里,一度成为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国剧学会;……1958年晋阳饭庄在此开业。20世纪末修建两广路(广安门至广渠门)时,这里正处在规划线路上。令人欣慰的是,市政府采纳了有关建议,两广路在虎坊桥到珠市口的道路拐了一个弯,多花费约两千万元工程成本,但保留了京华印书局、纪晓岚故居、德寿堂和珠市口教堂四座经典文物。2001年经季羡林等文史专家和学者联名提议,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将晋阳饭庄从纪晓岚故居中迁出,将阅微草堂旧址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不过故居的建筑格局已非原貌。如今悬于门上的匾额即由纪晓岚第六代后人纪清远先生题写。

11~39岁和48~82岁

)。
11~39岁和48~82岁
当代几位作家,如老舍、曹禺、臧克家、张中行等,他们也曾在此祝寿、赋诗,或欣赏美景、品尝佳肴,老舍曾兴之所至在此留下

“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的诗句,他赞的就是晋阳饭庄的美味佳肴和纪晓岚故居的美景。但那时的纪晓岚故居与现在的这个故居并不相同,那是呈倒

“凸

”字形,前三后五、前出廊的硬山顶式建筑,前三间中间为门厅,左右两间各以隔扇相隔为

“耳室”,后五间就是

“草堂

”,东西通间,进深两间。而现在的故居只有两堂一园,面积不足原来的

1/3。
当代几位作家,如老舍、曹禺、臧克家、张中行等,他们也曾在此祝寿、赋诗,或欣赏美景、品尝佳肴,老舍曾兴之所至在此留下

“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的诗句,他赞的就是晋阳饭庄的美味佳肴和纪晓岚故居的美景。但那时的纪晓岚故居与现在的这个故居并不相同,那是呈倒

“凸

”字形,前三后五、前出廊的硬山顶式建筑,前三间中间为门厅,左右两间各以隔扇相隔为

“耳室”,后五间就是

“草堂

”,东西通间,进深两间。而现在的故居只有两堂一园,面积不足原来的

1/3。

这就是老舍先生所说的“庭前十丈紫藤花”,据说是由纪晓岚亲手种植,因为前面的房子已拆,现在它临街而立了。



纪晓岚与文鸾的故事



阅微草堂旧址内陈列有《景城纪氏家谱》、《评文心雕龙》、《传世文集》、《阅微草堂笔记》及纪晓岚六世孙女纪清漪捐出的明清瓷器。







关于晋阳饭庄的记载:北京解放初期,一些在解放北平时入城和一批原在北平搞地下工作的山西籍人士,琢磨着在北京搞一个经营山西风味的餐馆。后由北京市市长彭真和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这两位山西人提出这个建议,并让宣武区操办此事。经过一番选址,最后挑中了阅微草堂旧址,其时,旧址已成了区委党校。

晋阳饭庄开始只供山西籍的老同志招待来京的山西人,直到1963年才对社会开放。晋阳饭庄的匾额由郭沫若题写。晋阳饭庄的山西风味菜点有五百余种,名气较大的有香酥鸭、过油肉、小炒肉、炒杂烩、山西蒸肉等,但最让食客大快朵颐的还是面食,如太谷饼、闻喜饼、刀削面、什锦糖耳朵、肉丝炒拨鱼、莜面卷等。

据说在2001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来华访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人民大会堂与鲍威尔举行了友好会谈。会谈后,鲍威尔和他的随行人员突然神秘地“失踪”了。原来他直接奔向晋阳饭庄,在大堂里找了个座位品尝起了香酥鸭,这还是老布什向他推荐的。
关于晋阳饭庄的记载:北京解放初期,一些在解放北平时入城和一批原在北平搞地下工作的山西籍人士,琢磨着在北京搞一个经营山西风味的餐馆。后由北京市市长彭真和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这两位山西人提出这个建议,并让宣武区操办此事。经过一番选址,最后挑中了阅微草堂旧址,其时,旧址已成了区委党校。

晋阳饭庄开始只供山西籍的老同志招待来京的山西人,直到1963年才对社会开放。晋阳饭庄的匾额由郭沫若题写。晋阳饭庄的山西风味菜点有五百余种,名气较大的有香酥鸭、过油肉、小炒肉、炒杂烩、山西蒸肉等,但最让食客大快朵颐的还是面食,如太谷饼、闻喜饼、刀削面、什锦糖耳朵、肉丝炒拨鱼、莜面卷等。

据说在2001年10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来华访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人民大会堂与鲍威尔举行了友好会谈。会谈后,鲍威尔和他的随行人员突然神秘地“失踪”了。原来他直接奔向晋阳饭庄,在大堂里找了个座位品尝起了香酥鸭,这还是老布什向他推荐的。
晋阳饭庄当年曾是京城十大高级饭庄之一,现在是中华老字号的国家级特级酒家,堪称“正宗山西味,京城第一家”。晋阳饭庄与纪晓岚故居相伴相行半个世纪,餐饮与文化相得益彰。
备注:以上照片摄于2009年春节,当时是去晋阳饭庄吃饭,客人在饭后可以免费参观相邻的纪晓岚故居,进去转了一圈,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