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承德·拾零

晚上在承德大桥附近转了转

桥下是贯穿承德的武烈河

武烈河在承德市区河段内有6道橡胶坝,抬高了地下水位,
缓解了城市供水紧张状况,还为避暑山庄的湖区进行补水。橡胶坝还有一个效益,夏天时白天充气即成游泳池,晚上放气就可以换水。这是一侧的游泳池。

这是另一侧的游泳池










【原创】承德·美食

在承德感觉与北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方言,承德话没有一点儿河北味,简直就是纯正的北京官话,即普通话。承德的美食应属宫廷塞外菜,既有老北京宫廷饮食(如驴打滚、鲜花玫瑰饼),又有承德的山珍野味(如汽锅野味八仙和各种蘑菇),还有塞外的西北风味(如荞面饸饹)。北京人对承德美食的感觉是对口味,咸淡适宜,清淡多,重口味少,蔬菜品种多。
排骨豆角焖卷子,是将两根扁面条抹油后拧在一起放入菜里煮,很有劲道。



大香肠

凉粉


杏仁是承德的特产








口蘑、榛蘑、草蘑、松蘑、平蘑等。肉蘑看起来就像血豆腐。





南瓜裹了糖





好像是滑子菇






以前北京人家春节聚餐的家常火锅



















玉米面饼

糊塌子

疙瘩汤

菜粥

这家饸饹馆有特点

形容拨鱼儿的诗


物美价廉



桌上还有调料

多种小菜





店门口放着一堆榆树皮,磨成粉后掺在荞面里做面条。

【原创】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基本是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全庙除主体大红台、大白台

等外,还有四十多座各式各样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庙

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该庙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基本是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全庙除主体大红台、大白台
等外,还有四十多座各式各样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庙
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该庙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


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

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五塔门高十余米,

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五塔门高十余米,
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琉璃牌坊

各式白台、塔台建筑因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别,变化多端。

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大红台



大红台下面是高达十八米的大白台,其上耸立着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白台东

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7层,1~4层是实心,均置盲窗,上部3层间隔着开真窗、盲窗。导游还专门带我们去看了大红台里面的真窗,实际上是窗户的厚厚墙体里做成向上的阶梯,类似百叶窗,这样既通风又使喇嘛看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
大红台下面是高达十八米的大白台,其上耸立着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白台东
为哑叭院,是皇帝进庙上香时僧人回避之所。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7层,1~4层是实心,均置盲窗,上部3层间隔着开真窗、盲窗。导游还专门带我们去看了大红台里面的真窗,实际上是窗户的厚厚墙体里做成向上的阶梯,类似百叶窗,这样既通风又使喇嘛看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



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

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红台内里5~7层为3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也称群楼。
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
六个,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红台内里5~7层为3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也称群楼。


在大红台上,承德市貌一览无余。







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

中央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项的“万法归一”殿,这里是全庙举行集会和庆典活动的场所,每年七月十一日在殿内举行佛教学位考试。腊月二十七、正月十四在此举办送崇活动,全体喇嘛在此念经,驱除妖魔祈求太平。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的瑰宝。

群楼东、西、南、北横额分别为“庋经之阁”、“大乘妙峰”、 “秘密胜境”、“极乐世界”。









万法归一殿的金顶全部被鎏金鱼鳞瓦覆盖,殿脊饰以水波纹,四角飞檐高挑殿脊云纹,装饰华贵。金灿灿的屋顶在阳光照射下,仿佛是一座闪闪发光的金山,令人为之震撼。每片瓦上有15克金粉。


仔细看会发现两层金顶的颜色大不相同,下面一层呈灰色,且黯淡无光。这也是日本侵略者掠夺的罪证,他们将下层大多数瓦片上的金粉刮去,上层因为太高上不去而幸免此劫。




刮痕历历在目

用相机的鲜艳模式拍摄



须弥福寿之庙在

避暑山庄以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乾隆皇帝70岁生日时,后藏

政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

贺寿,乾隆命人仿班禅驻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建一行宫。
须弥福寿之庙在
避暑山庄以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乾隆皇帝70岁生日时,后藏
政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
贺寿,乾隆命人仿班禅驻地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为班禅建一行宫。



主体为3层高的大红台

【原创】承德·普宁寺和普佑寺

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耶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摘自网络
普宁寺的精华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

而大乘之阁的精彩部分又在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尊高达27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有42只手,每只手都有名称和用途,

除正中合什的双手外,每只手的手心各有一只眼睛,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四十只手和眼睛各配以“二十五有”,即二十五种因果报应,25×40便是千手千眼了。其含义是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应。这尊佛像的头顶还有一尊

1.52米高的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

)像,且为表示尊重用两只手托着。
普宁寺的精华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

而大乘之阁的精彩部分又在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尊高达27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有42只手,每只手都有名称和用途,
普宁寺的精华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
除正中合什的双手外,每只手的手心各有一只眼睛,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四十只手和眼睛各配以“二十五有”,即二十五种因果报应,25×40便是千手千眼了。其含义是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应。这尊佛像的头顶还有一尊
1.52米高的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

)像,且为表示尊重用两只手托着。




院正中坐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

三块石碑中间高,两侧次之。依南、北、东、西方向分别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正中的“普宁寺碑”说明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东侧的“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叙述了清政府平定达瓦齐叛乱的始末,西侧的“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记述了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情况。














四合象

的说明:

相传大象、猴子、野兔和吉祥鸟同住一片森林。一天,吉祥鸟把捡到的一粒种子吐在地上,野兔将其掩埋,大象用鼻子汲水浇灌,猴子也常来看护。种子发芽,长成大树并结满果实。大家同在树下乘凉玩耍,猴子也有了果子吃,且又有了新种子。如此循环往复,这里变成了欢乐、祥和、殷实的乐园。

美丽的传说,给我们以启示,只要大家和睦相处,辛勤劳动,就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社会也就和谐了。



藏式建筑








普佑寺也在普宁寺围墙内,但已基本被毁。




【原创】承德·磬锤峰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丹霞地貌著名,

景区内有一挺拔峭立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米,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棰,故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后因与嘉庆同音改为棒棰山,现在又改回。承德
市区处在四面环山的河湖盆地上,构成承德盆地的砾岩,成分与粤北仁化县丹霞山的钙质砂砾岩类似,极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所溶蚀,从而产生千奇百怪的造型,于是在承德盆地周围逐渐形成与江南丹霞山相似的地貌奇观。
30年前这里只能远眺,现在有缆车直达棒槌。

磬锤峰索道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长达1620米,需要20分钟。





在缆车上可以看到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普乐寺



磬锤峰前方的突出的石头就是蛤蟆石。蛤蟆石身高约14米,体长约20米,腹下有两个空洞,两洞南北相连,东西贯通,人可爬行而过。盛夏登游,洞内凉风习习,清爽异常。












当地人说:摸摸棒槌山,可活一百三。但要摸到棒槌山需要有勇气,走过一段又窄又斜、坑洼不平的路,旁边的栏杆很矮,不能当作护栏或扶手,胆子小或恐高的人往往就不去摸了。建议相关部门,将这条路两侧的矮栏杆换成透明玻璃的高挡板,既

不有碍观瞻又

能起到保护作用。


远望蛤蟆石

下山缆车上看到一景

【原创】承德·避暑山庄(3)

从山上下来就来到湖区,湖区有













难得一见的红蜻蜓



水流云在,取自杜甫诗句“水流云不竞,云在意俱迟”。




烟雨楼,仿渐江嘉兴烟雨楼而建。上下两层楼,二楼的云龙金匾为乾隆皇帝题写。每当阴雨时节,细雨蒙蒙,登楼远眺,只见远山近水,尽在轻纱薄雾笼罩之中,如入仙境。









三位“皇帝”在休息






这个长堤像不像杭州的白堤


万壑松风





门外卖的水果,除了石榴,其他都未见过。

山庄门外一块下马碑,

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是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上书”官员人家,至此下马

“。清代皇家设立的谕令碑不仅有汉字,还有满、蒙、回、藏文字镌刻,以示对皇帝、圣贤、先王的恭敬。

【原创】承德·避暑山庄(2)

从宫殿区出来就乘游览车到山区,山区

位于避暑山庄西北部,相对高差180米。登高望远,可以见到群山环绕的承德市,以及周围的寺庙



这一大片山里据说有很多动物,当然晚上还会有野兽出没。


远眺

磬锤峰(图左)和蛤蟆石(图右)






一段长城

在宫墙上远眺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



须弥福寿之庙



宽阔的环城北路




只能容纳两匹马并排行走的马道


乾隆题名的吟红榭,是赏景的地方。




这里是皇家仓库

回到山下平原区,这里是商业一条街

【原创】承德·避暑山庄(1)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距北京254千米。素有“紫塞明珠”之美称,被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位于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互动百科
承德距北京这么近,我却只是在30年前来过一次。今年8月底故地重游。
避暑山庄

这里是东宫遗址。

东宫建于清乾隆16年,有门殿、前殿、勤政殿、清音阁、福寿园、卷阿胜境等建筑,是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宴请外国使节的场所,

其中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清音阁及其附属建筑是北京故宫畅音阁的五倍多,可以分三层楼同时演唱表演,演员可近千人,裙楼看戏听戏可容数千人。
这里是东宫遗址。

东宫建于清乾隆16年,有门殿、前殿、勤政殿、清音阁、福寿园、卷阿胜境等建筑,是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宴请外国使节的场所,

其中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清音阁及其附属建筑是北京故宫畅音阁的五倍多,可以分三层楼同时演唱表演,演员可近千人,裙楼看戏听戏可容数千人。
东宫建于清乾隆16年,有门殿、前殿、勤政殿、清音阁、福寿园、卷阿胜境等建筑,是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宴请外国使节的场所,
其中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关于东宫被毁有这样的说法(摘自网络)。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先头部队从德汇门进入避暑山庄,为庆祝占领热河放火烧掉了

卷阿胜境殿和勤政殿

。而另一大半则是

被一场意外火灾烧光的,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苏蒙联军和我八路军解放了承德。到冬天,住在清音阁旁边群楼里的我军战士,为了御寒在室内生起铁炉子取暖。有一天炉火将一个战士床上的草垫子烧着了,这个战士情急中,将燃烧的草垫子从屋里扔出去。这天正好有大风,一下子将走廊点着。不一会儿,火势冲天,窜上了巍峨的清音阁。上千军民赶到现场扑救,人们用锨镐取土,用铁桶打水,但终因火大而无济于事。大火烧了两天两夜,眼看着这座著名的大戏楼和旁边的福寿园及周围殿堂,一齐葬身火海,化为一片灰烬。
关于东宫被毁有这样的说法(摘自网络)。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先头部队从德汇门进入避暑山庄,为庆祝占领热河放火烧掉了

卷阿胜境殿和勤政殿

。而另一大半则是

被一场意外火灾烧光的,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苏蒙联军和我八路军解放了承德。到冬天,住在清音阁旁边群楼里的我军战士,为了御寒在室内生起铁炉子取暖。有一天炉火将一个战士床上的草垫子烧着了,这个战士情急中,将燃烧的草垫子从屋里扔出去。这天正好有大风,一下子将走廊点着。不一会儿,火势冲天,窜上了巍峨的清音阁。上千军民赶到现场扑救,人们用锨镐取土,用铁桶打水,但终因火大而无济于事。大火烧了两天两夜,眼看着这座著名的大戏楼和旁边的福寿园及周围殿堂,一齐葬身火海,化为一片灰烬。




这里只有钟楼,没有鼓楼,因为暮鼓晨钟,皇帝希望王朝永远上升,而不走下坡路(日落)。

远处可见磬锤峰,30年前叫棒槌山。

避暑山庄博物馆


这一对铜狮子被栏杆保护起来,以免游人触摸。


铜狮子身上遍布长方形补丁,据说这都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弹痕。


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为什么“避”字多一横?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宫殿区有
九进院落,

主殿叫“澹泊敬诚”殿,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



金丝楠木雕刻的精美图案,有桃子有蝙蝠,象征着福禄寿。现在下半截都用玻璃保护起来了。


象征“寿”的图案













这种半截树干是当年日本侵略者掠夺金丝楠木的罪证,我们见到好几棵。

放轿子的屋子



宫廷珍贵文物












石鼓,即鼓形雕石,共十鼓。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即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大篆)分刻着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其内容记述贵族们的游猎情况。所以也称为“猎碣”。在荒郊野外风吹雨打一千多年,至唐代才发现于陕西三畤原(今宝鸡市凤翔以南20多里的岐山北坡)的地方。“石鼓文”叙先秦之事,未见争议。但对“石鼓文”的刻年断代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避暑山庄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张淑敏表示,由于历史久远,关于石鼓的镌刻年代,诸说不一。有人考证为秦刻石,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献公等不同说法;还有人认为是周宣王时的石刻;也有人认为是史籀所书,为千古篆法之祖,其书法端雅圆浑,为籀文中最成熟的佳作,非寻常人之手。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帝,在北京国子监得见石鼓,担心时间长了石鼓会被损坏,特别命人仿制两套,以原石鼓文的字体刻字,一套藏于北京国子监,一套藏于承德文庙内。承德石鼓后来被移至山庄,现藏于避暑山庄博物馆内。

乾隆帝在重刻石鼓的同时作《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序》,《序》中阐述了重刻石鼓的目的及置放热河文庙的缘由。文中说:“近因阅石鼓文,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国学兴贤述古之为,使千万年之后,并此仅存者,胥归无何有之乡,有治世之责者,视之而弗救,予且不成为读书之人矣。斯事体大,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亦从无道及者。予故不怍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蒇此事。”     ——摘自网络

这块
匾额和抱柱楹联原在宗静阁(

铜殿)中。建于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的珠源寺是避暑山庄内的一处大型佛寺,宗镜阁是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宗镜阁为重层佛阁,梁、柱、门、窗、屋顶、匾额、抱柱楹联以及内供佛像全部用青铜铸造,精雕细刻,技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这个建筑在1944年遭到日寇的劫掠,

阁匾额和抱柱楹联流落沈阳,于1975年运回避暑山庄。

“海藏持轮”匾额为乾隆御笔,藏字少了左边的偏旁,是皇帝故意去掉的,意为统治西藏。



烟波致爽殿是一座五开间平房





这间屋子是咸丰皇帝签准“北京条约”的地方


慈禧居处

北京条约”就是在

这个炕几上签的



这个门有两道门槛,是

用来限制后宫嫔妃的,

内宫之人有二门不迈的说法。

无冕之王指的是慈禧,在她的寝宫西房有个

生活用品展览。


慈禧的生活用品








云山胜地
是康熙三十六景中第八景。两层楼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

假山中通向二楼的路给拦上了,无法体验一下这有趣的楼梯。

岫云门是宫殿区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