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环游宝岛·台北桃园机场

,在地下一层的美食广场

用餐。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干净、清静、方便,各式美食比士林夜市的小吃好很多,还并不贵。

在点餐机上选餐后就可以等着取餐了

员工餐的品种不少,荤素搭配、营养美味。

乘客可以选择的套餐也很多













最后还要挑选一根香菜做点缀


贡丸中间要剪出十字,以便于入味。

里面包着叉烧肉和栗子

中间部位有个洗手台,非常干净整洁。




候机看灰机


准备起飞

再见了,美丽的宝岛,美好的台湾。



飞过台湾海峡






澳门机场上空



在澳门机场候机


【原创】环游宝岛·台北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住所,由陈诚亲自选定。从1950年5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26年时光。
主题园区






宋美龄的座驾









这个红绿灯是官邸里唯一的红绿灯,为蒋介石出行而设置。如今这盏灯应该一直亮着绿灯,但在今年上半年台风时被损坏,再也不亮了。



行程中没有安排参观官邸,只是在园区转转。我们挤出时间自己买票进去参观。这里门票仅100元台币,还是挺值得看的,进去可以领取导览机,只是不让拍照。一层主要是客厅,墙上挂有宋美龄亲笔画的国画复制品,小客厅壁炉上方悬挂着蒋介石母亲的油画像。小客厅还兼作电影室。餐厅有西式长桌和中式圆桌各一张,人少时在圆桌用餐。还有4个苏州园林风格的大圆窗,其中3个可以饱览内花园秀色,1个则嵌贴宋美龄手绘的画作。二楼主要是卧室,尽管我们从导览机中能够听到各个房间的介绍,但在二楼宋美龄卧室前的一位工作人员,还是轻声细语地仔细向我们介绍房间里很多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提问。让我们感受到她的良好素质与敬业精神。










福寿螺的卵



从这里出来就赶往桃园机场,在车上,导游让我们回忆一下此次去过的城市和景点,还告诉我们,除了这些景点,台湾还有很多美景,如东北角海岸,潜水很美;野柳往西也很美;西部海岸线主要是风力发电,新竹的十八里海岸很美,但西滨公路尚未完全建好。
另外,导游还告诉我们,台北永康街口的鼎泰丰的小笼包很好吃,里面放了芒果丁,大陆的顶级旅游团则有去品尝的项目。还有,台东

县池上乡

产的大米非常好吃,晶莹剔透。

在日治时代曾经是用来进贡日本天皇的御用米,故又称“皇帝米”。

自然纯净、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加上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得池上乡生产出来的稻米品质与众不同。

池上米多次获颁金米奖,声誉全台,著名的池上便当所标榜的材料正是池上米。

我们在免税店和机场都见到有卖池上米,价格不菲。台湾的蓬莱米也很好吃,是改良的日本米,又香又Q。台湾最南边的恒春半岛永无冬季,一年可以产三季稻。
另外,导游还告诉我们,台北永康街口的鼎泰丰的小笼包很好吃,里面放了芒果丁,大陆的顶级旅游团则有去品尝的项目。还有,台东

县池上乡

产的大米非常好吃,晶莹剔透。

在日治时代曾经是用来进贡日本天皇的御用米,故又称“皇帝米”。

自然纯净、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加上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得池上乡生产出来的稻米品质与众不同。

【原创】环游宝岛·台北士林夜市

到台北一定要去士林夜市品尝各式台湾传统小吃,没想到这里如此热闹,本地和外来吃货乌泱乌泱的。






士林夜市五大招牌小吃有大饼包小饼、烩炒花枝羹、柠檬爱玉、士林大香肠、药炖排骨。
大饼包小饼就是用一张薄面皮包住拍散的油酥烧饼,并随意放入肉松、黑芝麻、白糖等馅料。

大饼包小饼



灶台、餐台合二为一,连盘子都省了。



著名的大肠包小肠




蚵仔煎那么多油,为什么还这么吸引人?









五大招牌小吃之一士林大香肠






棺材板。

网络资料:棺材板是由

许六一先生发明的。有一天,台湾大学考古队来此品尝。考古队一位教授说其外形很像正在挖掘的石板棺,生性乐观开朗的许六一先生便使用了这个名称,并成为台南著名小吃,棺材板较油腻(油炸厚面包片,里面包上馅料),食客多为旅游者,本地人不常食用。

家店为求吉利,将其改称为官财板。
棺材板。

网络资料:棺材板是由

家店为求吉利,将其改称为官财板。









著名的豪大大鸡排,排队老长。






大个的白色

苦瓜也能榨汁



外面也有很多店家


也有鸡排



夜市的小吃偶尔品尝还可以,多为油腻的非健康食物,不宜当饭吃。
夜市旁边有一家幼儿园,大门就开在街上。晚上7点40还有个别家长来接孩子。


http://img1.ph.126.net/p5-NpsNXXVRo0tCpUzhE7g==/6599309471842154548.png

【原创】环游宝岛·台北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

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于1972年落成,是台湾

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

的作品。
国父纪念馆
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于1972年落成,是台湾
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
的作品。

国父纪念馆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翻起,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














在馆前拍摄101大楼。只可惜我们只能在此停留半小时,就被拉去进了两家购物店。


停车场收费价格不算高

两个小时后的下午

五点多,导游带我们去吃著名的台湾牛肉面。一般旅游团安排最后一晚要去士林夜市,所以晚饭就用一碗面条凑合一下。

台湾牛肉面确实美味,肉块多,面劲道,汤不咸,每桌还配有6小碟小菜:海带、豆干、萝卜丝、花生米、豆芽菜和咸菜,吃完可以随意加,面条也可以加。这面条可比团餐香多了,结果大家都吃净了面,喝光了汤,小菜盛数次,凑合吃变成吃到撑。




吃完牛肉面又

去了一家DSF店,然后前往士林夜市。

【原创】环游宝岛·台北中正纪念堂

我们从这个小门进入




大忠门


侧面观中正纪念堂


环绕整个中正纪念堂的庭园式加廊窗棱古典而幽雅,每隔4.5米就嵌一个中国式灯笼窗,共有26种造型。整体建筑以蓝白色搭配,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园区的环外回廊,聚集了灯笼窗各种样貌,别富特色。


中央艺文广场两侧的国家戏剧院(左)及国家音乐厅(右)的管理单位为独立运作的行政法人机关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每年演出约860场,不少著名演奏家、指挥家亲临演出,往往一票难求。这里也开过大型演唱会和音乐会。每年元宵节这里举行台北灯会。中正纪念堂已成为台北市民休闲、民众聚会及婚纱摄影的好去处。








这天赶上海军站岗,白色军装更显英姿。因为我们停留时间短暂,未能观赏

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整点交接仪式。
这天赶上海军站岗,白色军装更显英姿。因为我们停留时间短暂,未能观赏
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整点交接仪式。





















大孝门

警告牌

樱花园


中午一两点钟广场上暴晒



国家音乐厅

国家戏剧院



自由广场



不时有飞机经过

出来的路口即是景福门,又称台北府城东门,是台湾的一级古迹。原城门于1879年建立,1966年改建为中国北方宫殿式建筑,原貌尽失。由于该门地理位置特殊,据说过去为便利站岗的卫兵,内部设有厕所,为唯一有厕所的台北府城城门。该城门临近总统府和中正纪念堂等集会场所,易受游行活动波及,造成古迹损坏,故目前周边设置有铁栏杆保护古迹。

【原创】环游宝岛·台北总统府

总统府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与凯达格兰大道交叉口处,

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1919年完工后就一直是台湾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此建筑也是台湾当局内政部门所指定的法定古迹。据网络资料:这里有部分地方可以参观,

非假日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游客只需登记证件,就可以参观总统府的一楼,但只有一个地方允许拍照;假日开放时间有选择性,游客可以从正门进去参观一楼和三楼,全程可以拍照。不过我们仅站在路边看一会儿外貌。
总统府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与凯达格兰大道交叉口处,
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1919年完工后就一直是台湾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此建筑也是台湾当局内政部门所指定的法定古迹。据网络资料:这里有部分地方可以参观,
非假日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游客只需登记证件,就可以参观总统府的一楼,但只有一个地方允许拍照;假日开放时间有选择性,游客可以从正门进去参观一楼和三楼,全程可以拍照。不过我们仅站在路边看一会儿外貌。


正前方的大街就是

凯达格兰大道,曾命名为介寿路,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为彰显本土化特色,以台北地区平埔族原住民凯达格兰族的名称为该道路命名。这条大道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历次重要仪式庆典,与自由广场并列为台北市集会游行的重要集结点。在台湾戒严时期,总统府前警备森严,气氛严肃,民众必须低头而过。总统府前的介寿路及重庆南路一段也曾经禁行机车及脚踏车。陈水扁在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时,也废除了这条规定。




总统府南侧的马路对面就是

著名的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该校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进入门槛颇高,各学科均衡发展是该校一大特点。每届都有很多毕业生进入台湾最著名的国立台湾大学就读,台湾著名的大学如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及各校医学系的女学生也以该校毕业生最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深造的台湾女学生中也以该校校友占绝大多数。

这几位身着校服的就是该校女生
总统府南侧的马路对面就是
著名的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该校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进入门槛颇高,各学科均衡发展是该校一大特点。每届都有很多毕业生进入台湾最著名的国立台湾大学就读,台湾著名的大学如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及各校医学系的女学生也以该校毕业生最多。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深造的台湾女学生中也以该校校友占绝大多数。

这几位身着校服的就是该校女生

旁边是高等法院

整齐的行道树








远处可以望见101大楼



凯达格兰大道与怀宁街口,面对总统府前广场有一座醒目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
碑文:
台湾实施戒严期间(1949年5月20日~1987年7月14日)及其前后,有许多仁人志士遭受逮捕、羁押或枪杀,时间长达四十多年。此种惨痛事实形成恐怖气氛,笼罩整个社会,成为台湾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影响社会发展至深且巨,史称“白色恐怖”。

昔日威权体制下,统治者高高在上,迫害人权,剥夺自由,造成无数生命的陨落、家庭的破碎和种种不公不义,举国上下遂长期处于不安与恐惧之中。1990年代之后,在国人流血流汗,持续努力下,台湾走出威权统治,逐渐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

保障人权,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民主国家所服膺的普世价值。我们不仅要追求历史真相,追究责任,更应记取教训,使执政者不再重蹈覆辙。因此建立纪念碑,祈愿台湾从此成为民主、自由、人权和正义的国家。

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委员会谨立

2008年4月7日
今年7月15日是台湾解严26周年纪念日,马英九出席在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前举办的“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纪念追思仪式”,这已是他第6度参加,并再次向二二八、白色恐怖所有的受难者家属、受难者、遗属鞠躬道歉,表达诚挚歉意。他说,二二八事件发生时,他还没出生,白色恐怖发生时,他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对于这些历史上的不幸,当局该负责,我们就应该承担”。“很多人跟我讲,道歉道够了,不必再道歉了”,但他要表示一个态度、一个政策。态度就是“面对历史,我们要就事论事;面对家属,我们要将心比心”。马英九说,“历史上犯的错误,或许可以原谅,但是历史的真相不可遗忘”,这是非常重要的态度。截至今年6月底,已补偿2万余人,金额195亿余元的新台币。他说,希望在无法补偿这些罹难者或其家属的痛苦于万一,但至少在物质上减少他们可能有的负担,“所以并不是说做了补偿,这个事情就一笔勾消”,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大家都记住这个历史的真相,并且让它不再发生。



沿着凯达格兰大道往东,步行即可到达中正纪念堂。



附近的房价很高

楼间距很小,都快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