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是三十几年前来过,现在面积扩大了很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开车进去绕了一圈。
本想看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没想到下班时间堵车,车子在引桥上走走停停,耽误了不少时间。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动工、1968年通车,桥头堡的雕塑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雕塑中的5个人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工、农、兵、学、商),因为所处角度关系,其中的农民被遮挡了。
桥头堡的三面红旗
象征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桥头堡的三面红旗
象征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待我们赶到狮子山的阅江楼景区时已经 停止售票了。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的黄鹤楼
、岳阳的岳阳楼
、南昌的滕王阁
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不过,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楼却始终未建成。现在的阅江楼是于1999年开工建设,2001年
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的黄鹤楼
、岳阳的岳阳楼
、南昌的滕王阁
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不过,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楼却始终未建成。现在的阅江楼是于1999年开工建设,2001年
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
当年郑和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
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
刘家港起锚地。
遥望阅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