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加东日记·松鼠

6.15有闲,在小区和树林中拍到一些松鼠和金花鼠,松鼠很贪吃,可能与其总在跑跳爬树,消耗能量较多有关。









北美棕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这个不速之客抢走了我喂金花鼠的馒头干,弱小的金花鼠吓得仓皇出逃。


爬到树上慢慢享用












喂另一只松鼠







松鼠经常到垃圾箱找食物






【原创】加东日记·枫林公园(2)

6.15凌晨下了场雨,上午去小区对面的枫林公园散步,阳光照在湿漉漉的枫叶上,发出油润的光泽。













枯树干上钻出了许多蘑菇


这位女士从对面走来,边走边训练狗跳起来咬她手中的树枝,看见我走进,她用树枝指向路边的树丛,将狗引进树丛后,她用身体挡住狗。开始我没有理解其意,片刻我醒悟过来,原来她是怕狗吓到我。我匆忙走过去,并报之以微笑。这里的人遛狗都非常讲文明,要么牵着狗链,要么让狗避开行人。


公园另一个出口对着滑铁卢酒店



转到附近的一条街



估计这块牌子是提倡学校小班教育的



回收旧衣服的箱子,自己塞进去就行了。

急救电话和急救箱

草地上有只知更鸟(罗宾)




它使劲在地上啄着什么,不一会儿就啄出一条蚯蚓

对面Plaza啤酒店,这里人很爱喝啤酒。


这个泳池水很脏,也没见有人游泳。

几天后换过水了

到了八月初气温升高的几天,才看到这家人在泳池里戏水。




【原创】加东日记·奥特莱斯和大统华

6.14早上先去一家小型创业公司看看,这座房屋里面有多家公司。












之后来到多伦多附近(荷顿山市
Halton Hills
)的一个奥特莱斯

停车位比较紧张








中午在这里吃快餐,有中餐、日餐、意大利餐、希腊餐。










赛百味与国内的一样


又见这种空心饼夹菜,饼没有油却能从中间撕开,放入很多菜,挤上沙拉酱,一卷即成。

挑来选去还是觉得希腊餐好


中餐里的叉烧肉与国内做的不一样

希腊餐里最好吃的是鹰嘴豆泥








回程顺便去了一家大型华人超市,位于密西沙加市(

Mississauga

)的

要投入一元硬币才能用钥匙打开链条锁,取出购物车。


大统华里能够感觉到端午节临近了,各种馅料不同风味的粽子摆了一排,凉的热的都有,华人营业员在做促销宣传。就连粽叶都有卖。不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也不论是大陆人还是港澳台同胞,都能在这里找到你家乡口味的一款,只是我最喜爱的嘉兴肉粽子做的太不地道。
多很多,品种齐全,几十种杂粮及粉都放在瓶子里,拉动机关,杂粮就装进塑料袋里,自己放在旁边的秤盘上称重即可。

【原创】加东日记·德国小镇和滑铁卢公园

6.13下午去德国小镇,
以下内容摘自豆瓣周游加拿大“远离尘世的加拿大‘德国小镇’

从安大略省著名的大学城滑铁卢市(Waterloo)向北行驶,你会发现马路与农田之间一条碎石子小路,这条小路通往的就是圣·雅各布斯(St. Jacobs),一个以德裔清教徒为主的小镇,这条碎石子路的就是为门诺派清教徒们特留的马车道。
这里居住着以宗教为生活重心的门诺派教徒(Mennonite)。大约从1845年起,门诺派教徒为避免宗教迫害,从美国宾州迁居至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地区。时至今日,在圣·雅各布斯仍然居住着大约4000多门诺教徒,他们极其注重家庭观念,以宗教为生活重心,分为新、旧两系。
旧派宗教人士仍然非常保守,他们坚持穿中世纪服装,驾马车,甚至不用电;而新派人士则逐步接受了现代的东西。走在街上不时可以看到戴黑帽、穿黑长斗篷的策马人,为周围的田园景致增添了一丝古意,他们大多表情庄重,透露出与世相隔的冷漠;日常生活完全也基本上循序而进,每周四、六逛逛农夫市场、每周日家庭聚会,就连结婚日也大多安排在周三举行。门诺派教徒的婚礼神圣而庄重,没有鲜花、相机,新人也不会当众亲吻。
由于长期远离世俗,他们崇尚自然,很多人不采用科学方法避孕,所以家庭结构也顺其自然,家庭当中往往都有兄弟姐妹七、八人有余。百年以来,他们的离婚率可以说是零,在这样大隐于天地的小镇,亲情和责任被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另一些新派年轻人,则穿着流行服装,开哈雷摩托,相映成趣。由于所持不同的世界观,门诺教新旧两派也不乏矛盾。不过,只要各按各的轨道行事,倒不见得谁妨碍谁。时光流逝,往日心痛的记忆已经化为如今平和的生活。
进入圣·雅各布斯,沿着85号公路,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来到小镇千万不能错过的就是圣·雅各布斯农夫集市(St.Jacobs Farmers’ Market)。市集里除了有丰富的农产品,包括新鲜水果、蔬菜、各种香肠、不含酒精的果酒、自制面包和甜点,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业品,工艺品,以及“市集歌手”们自己录制的歌曲,那些质朴天然的音乐,大多以歌颂自然以及人生为主。
集市上最有名的小吃是Apple Fritter,每次开集,他家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新鲜的苹果去皮,切片裹上面糊放油锅炸制,然后再趁热裹上砂糖和肉桂粉。味道嘛~看着长长的队伍就知道啦~

除了农夫集市以外,旁边规模相当的Flea Market(跳蚤市场)和Outlet Mall(廉价货大型超市)也是非常具吸引力的,里面出售的物品都很有特色且物美价廉。
在圣·雅各布斯,一定要尝试一下著名的德国咸猪手。众多餐厅中,Old Heidelberg餐厅制作的咸猪手(其实就是熏猪肘啦)最为正宗出名。皮薄肉嫩的咸猪手,先用德国啤酒、盐、白醋及香草等不同调味料腌制一夜,翌日先蒸两个小时,再烧烤45分钟,烧烤的时候要时不时在表皮上浇上有蜜糖味的德国啤酒,所以外皮香脆,肉嫩多汁,味道甘甜不腻,吃的时候再配上餐厅非常地道的德国黑啤,地道好享受~
这幅小镇壁画在很多博客中见过。


这是以前的面粉厂

附近有个小型博物馆,介绍德国小镇的历史。一层出售苏格兰的纪念品。

二层有个人画展

棉被艺术展,这些好看的图案都是用花布拼接而成,非常细致。



三层展示枫糖的制作工艺












按动按钮,火车头可以动起来。



小火车在沙盘上来回奔跑







小镇上一个制作笤帚的作坊,一进门就闻到一股草香。

用机器绑线,一下即成。




玻璃制品店

可以给个人做手模













小会议室里的讲台






店里各种各样的小天使工艺品








从小镇又来到位于家南边的滑铁卢公园。天气有点热,戏水池里很热闹。








孔雀





羊驼一到下午就变得懒洋洋的


























去沃尔玛采购食物

【原创】加东日记·农夫市场

6.13休息日,上午到滑铁卢北边的农夫市场买菜。

夏天这里的露天摊位增加了很多,蔬果比超市不算便宜,但比较新鲜。



戴着这种或黑或白帽子的女性都是附近德国小镇的门诺教人。据说这些浆果是从尼亚加拉小镇运来的,蓝莓个头较大,很新鲜,味道也很好。




鞋子养花真是别出心裁
















肥胖是这里的常见病,可能与他们爱吃甜食有关。






加拿大特产枫糖






蛇头菜很形象










羊驼毛织成的毛衣


有个很小的奥特莱斯




天气转凉时只有这个室内市场,摊位也就少多了,自然也就不像夏季顾客熙熙攘攘。



品尝了一下这种肠,口味不习惯。










排队买炸苹果的人



炸苹果


















秘鲁工艺品

好看的鸢尾花

返程遇到一列火车经过

【原创】加东日记·滑铁卢大学(1)

下午去滑铁卢大学看夏季的毕业典礼




唱国歌
























这位学生的发言很幽默,引来阵阵笑声。


出来在校园里转转



毕业典礼在体育馆里举行


巡逻车

校外就是公交车站


长队








这位学生在介绍学校情况


饮食区





教室的设施似乎有些陈旧











一树丁香分外香






计算机系

校外也在修轻轨,将来通了轻轨后真是太方便了。



校外有个不小的Plaza,各种风味的餐馆。





自行车放在公交车前面

知更鸟




环保大垃圾桶

往家走的路上,房子很漂亮。








走到半路遇到岔路,方向反了,没想到意外发现一大片绿地,后来才知道这是滑铁卢公园。







孩子通过微信让我定位,然后开车接我回家了。

【原创】加东日记·枫林公园(1)

6.11又来到我喜欢的枫林公园










这里的树林公园都保持着自然风貌,地上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树干和树枝。







阳光照在茂密的树叶上,呈现出斑驳的影子。























树林里难得见到人









树林深处有人家



















听到敲击木头的声音,循声望去,两只啄木鸟在紧张的工作。遗憾的是距离太远,焦距没对准。















晚上又去了附近另一个公园,只有一条路,两边都是自然林,不如枫林公园好玩。

一位老人拄着健走杖蹒跚而行


【原创】加东日记·枫林公园及附近街道

6.10出行,小区马路对面有个绿亭子,原来这是取钱的ATM机,开车过来,司机不用下车即可取钱。


在这家西餐店旁边有条道路通向一大片树林,后来得知这是枫林公园。

林子的入口

树木参天,遮天蔽日










树上的黑圈表示这条路是主路

开在另一条街道的入口

这条街道的房子很漂亮,而且在树林旁边空气非常清新。




不仔细看还真是找不到入口














这里凡是比较窄的路都只在一边设人行道
















再进入树林往回走





【原创】加东日记·街景和图书馆

6.9天气晴好,下午又前往图书馆一看究竟。蓝天白云与北京同步。


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路边的精致很美,边走边拍。









拐进这条街里拍Houses,每栋各不相同。































这种割草机效率很高




一对老夫妇坐在屋外,我向那位女士问路,她用及其缓慢的语速逐字逐句给我讲了三遍,她觉得距离较远,便让她先生开车送我去,我一再谢绝。女士问我从哪里来,得知是中国北京,她很高兴,还问我是不是来探亲,住多久等等,





路边堆放着被主人丢弃的家具,供需要者拿走使用。








一片树林就成了一个公园


因为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动手,不少人家都有皮卡。

因为这里居住的分散,校车是到各家接送孩子的。停车时或前或后还会伸出长杆子,以避免孩子们绕过车子的危险行为。



这栋房子要出售并且已经售出


问过主人,她给我写下树名H

arlequin maple,应该是一种挪威枫。







北美多见的

红襟鸟(知更鸟),也是英国的国鸟。




这家院子里的国旗和安大略省旗

每家的草地装饰不同

这家的孩子在院里玩,妈妈在旁边看着。




终于到了熟悉的网球场


在没有灯的路口过马路

一家四个孩子


社区中心到了

这四个亚裔孩子是不是他领养的?不得而知。



图书馆的一个门在冰球场内,标志不明显。






管理员掌握着卫生间钥匙


环保擦手纸








中文少儿书只有这些,没有成人书。








女孩在做作业


她的态度非常认真,看见我站在她后面,她居然信任地问我有关火的科学知识,我很惭愧,无论是英语还是科学知识,我都很欠缺。没想到旁边坐着我昨天在这里结识的移民(青岛某大学老师)冬梅Liu,她提示女孩与大孩子讨论或者上网查。




几个男孩子都在玩游戏





这俩孩子出生在这里,妈妈为了让她们学好中文,坚持给她们用中文讲故事。


儿童角的地毯图案体现了加拿大多元化国家的特点





通向外面的大门是自动门


门外一片芦苇,栖息着红翅黑鹂,两块耀眼的红色像是戴了肩章。













家附近的一家跆拳道馆,3岁以上即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