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神秘之旅·平壤凯旋门和主体思想塔

10月10日下午,从中朝友谊塔出来路过凯旋门,停车几分钟。
网络资料:平壤凯旋门坐落于景色秀丽的牡丹峰山麓。1982年4月在金日成70寿辰之际建立,其规模居世界诸凯旋门之冠。凯旋门用10500多块精雕细琢的高级花岗岩建造,高60米(比巴黎的凯旋门还高出10米),宽52.5米,拱形门洞高27米,宽18.6米。4根花岗石枝柱上刻有金日成投身抗日战争的公元1925年及凯旋归国的1945年,并有浮雕。楼台正面上端镂刻着“金日成将军之歌”,北边和南边门柱分别刻有“1925”和“1945”字样,赵导说其下方分别是“游击队”和“人民”的群像浮雕。




在车上看到的建筑,似乎是仓田大街的新住宅、万寿台议事堂和人民剧场。杨导说,

城市住宅的使用费<2%工资,农村房不用交。领导与群众住在一起(原话),此话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在车上看到的建筑,似乎是仓田大街的新住宅、万寿台议事堂和人民剧场。杨导说,

位于大同江畔的主体思想塔,也是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寿辰而建,1982年4月15日竣工揭幕。塔高170米,正面建有高30米、重33吨的象征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三人群像。左右是以主体工业、丰年、学习之国、无病长寿、主体艺术和铜墙铁壁为主题的花岗岩群像。音箱里始终播放着慷慨激昂的歌曲。





附近有朝鲜人民大学习堂(右侧建筑),其前方是金日成广场,大学习堂以前曾是国立中央图书馆。1982年4月1日由金日成命名为人民大学习堂,成为朝鲜国家图书馆。该建筑充分结合朝鲜古代和现代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共10层。该馆藏书约3000万本,其中外文书籍约1500万本。

左侧是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
附近有朝鲜人民大学习堂(右侧建筑),其前方是金日成广场,大学习堂以前曾是国立中央图书馆。1982年4月1日由金日成命名为人民大学习堂,成为朝鲜国家图书馆。该建筑充分结合朝鲜古代和现代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共10层。该馆藏书约3000万本,其中外文书籍约1500万本。

左侧是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


右侧是朝鲜国立美术馆

【原创】欧洲掠影·法国巴黎(1)

2008年10月19日驱车前往法国巴黎。因为乘车时间较长,导游怕我们觉得无聊,便一路讲起了故事,从欧洲的历史、经济,讲到酒和香水。总之是想到哪儿讲到哪,看到什么讲什么,最后累得他直说:你们怎么不睡觉啊?参加过不少旅游团,鲜有这样知识渊博又很敬业的导游,我们真是由衷地感激他。
巴黎的四大代表建筑之一——星形广场凯旋门,又称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凯旋门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的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面向香舍丽榭田园大街石柱上,由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吕德设计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马赛曲》(右柱图),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波拿巴远征的2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在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战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着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墓中睡着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墓前设有长明灯(又称“长明火炬”),每天晚上都准时举行一项拨旺火焰的仪式。每逢节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国国旗从拱门顶端垂下来,在无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飘扬。逢重大节日时,则有一名身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而凯旋门最奇特之处,据说是每当拿破仑周年忌日的黄昏,从香榭里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圈里。

飘扬在无名烈士墓上空的法国国旗和欧盟的旗帜。欧盟旗帜上面的12颗金星代表1986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

正前方就是著名的香榭丽舍大道,这条大街已有百年历史,它集高雅与繁华、浪漫与流行于一身,是世界上最具光彩与盛名的道路。在《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和《高老头》等作品中也有对这条大道的描写。

这就是巴黎建筑物的特色,灰顶白墙,整齐一致,典雅和谐。

著名的协和广场却有着一段不和谐的历史,甚至是血腥的历史。协和广场原名为“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其在位时期的威势。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人民推倒,并改建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国王路易十六及其王后在这里被送上断头台,其后也有数千人在此被处决。有个传说:当年由于这里的血腥味道太浓,以至于一群牛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不欲经过此地而改道绕行了。直到广场被重建,为了纪念战争年代的结束,满足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革命广场”更名为“协和广场”。
中间是有着3400多年历史、高23米、230吨重、由一块完整的巨形玫瑰色花岗岩雕琢而成的埃及方尖碑。当年从埃及卢克索历经两年半海运到法国巴黎可谓是费尽周折,它在此还成为了一个巨形日晷的晷针,而协和广场则成了晷面。方尖碑两侧的两个喷泉实际上是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喷泉的仿制品,广场的北边是河神喷泉,南边的是海神喷泉。远处三角形尖顶的建筑是国民议会大厦波旁宫。(摄于行进的车中)

巴黎的行道树很有特点,这是什么树?树枝都朝天生长。(摄于行进的车中)

巴黎的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的地位和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将其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后边的花园里竖立着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的雕像。哥尔多尼曾因遭其他剧作家的攻击,被迫于1762年避居巴黎,并于法国大革命时在贫困中辞世。他的故居在威尼斯,他的作品有《一仆二主》等。

不知其名的建筑

下图亮灯处是1997年8月31日夜间戴安娜出车祸的现场——阿尔马桥隧道(摄于行进的车中)

巴黎的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建成的镂空结构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铁塔的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也是法国和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在铁塔上俯瞰巴黎荣军院,它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拿破仑的墓地也在此。

在铁塔上俯瞰塞纳河



市中心






铁塔广场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友好的法国大兵

铁塔下的“另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