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在此数天,天气好时没空,有空时天又下雨,所以哪儿也没去。
随时上网、随便打长途,真方便。
简单的自助餐很可口
这里也有钱柜,可见够赚钱的。
分类: 2013游记
【原创】北京园博园(2)
手持普通数码机拍昆虫,需要凝神屏气。
楠木根雕
【原创】北京园博园(1)
10月中去园博园,基本上都是
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退休教职工
锦绣谷是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将现状建筑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利用丰富的造型手段还原了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壮美景观。
远眺永定塔,永定塔之名出自永定河,是北京西南地区最高的辽金风格仿古高塔,塔院为正四边形,塔身为八角九层木塔,寓意“四面八方,长安永定”。
花车正待出发
这张照片被单位评为一等奖,我觉得是因为大牛没去,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原创】顺义减河公园
国庆节期间,应邀到顺义老同事家里聚会。这趟顺义之行让我大开眼界,真没想到顺义有那么美。坐在滨河小区高层宽敞的房间里,
温暖的阳光洒满沙发,
透过硕大的飘窗可以望见清澈碧蓝的潮白河、别墅群、远山……,每个房间的窗外景致各有不同。午餐后,我们来到附近的减河公园,这是居民区附近的免费公园。顺义区这些年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园,环境变美,空气新鲜。我们真心羡慕居住在顺义的居民,生活质量可比住在市区内高不少啊。
国庆节期间,应邀到顺义老同事家里聚会。这趟顺义之行让我大开眼界,真没想到顺义有那么美。坐在滨河小区高层宽敞的房间里,
减河公园东起减河与潮白河交汇处,西至南白路,全长3.8公里,像是给减河围了一条绿色围巾。
碧水蓝天
音乐喷泉将游人吸引过去
喷泉现彩虹
这里公园大、游人少,与市区公园节假日游人如织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早些天就可以看到荷花满塘了
草地上支了个帐篷
【原创】平遥古城·平遥大戏堂
平遥大戏堂在文庙旁边,这座九龙壁是全国三个九龙壁(北京、大同、平遥)之一。
可以边看边吃
山西民歌大联唱
日升昌老夫人过寿
舞蹈:拉家常的婆姨们
戏曲武打:踢花枪,这小姑娘的功夫了得。
唢呐特技
【原创】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又名“在中堂”,是清代
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
资本家乔贵发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
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
的独特风格。
《大红灯笼高高挂
》、《昌晋源票号
》、《赵四小姐与张学良
》等40多部影视剧曾在此拍摄。
我们从平遥过去并不算远。
据导游讲,山西最值得看的是王家大院(灵石)的气派,常家大院(榆次)的小桥流水。乔家大院(祁县)的大院最小,但名气最大。山西还有渠家大院(祁县)、曹家大院(太古)、申家大院(长治)。其他还有晋城的皇城相府,那里
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居,也
是一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
还在那里拍过几集《
分6个大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
,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
百寿图照壁。
砖雕的葡萄,寓意蔓长多枝、多子多福。
乔致庸是乔家第三代人,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他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
。
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
19世纪末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
外流。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
初年(1862年)开始
乔致庸治家很严。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
,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
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乔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挂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以此告诫儿孙,注重节俭,不要贪图安逸,坐享祖业。他对儿子进行排队分析,认为长子骄横跋扈,次子个性暴烈,三子过于老实,四子朴实迟钝,五子是书呆子,六子体质瘦弱,没有一个是他的理想继承人。只有长孙乔映霞
性格忠诚厚道,聪明伶俐,故对映霞寄予厚望,教诲也多,这对
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
慈禧太后
在八国联军
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给太后解燃眉之急。后来西太后为感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乌木宫灯——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
慈禧太后
犀牛望月镜是
一面直径约一米的镜子,镜架镜框为木质最坚硬的珍稀树木铁力木所制,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下方的犀牛似在痴望明月。
花梨木的屏风
琴棋书画
木雕
经商分为行商和坐商
这个圆形招牌挂两个,说明其星级高。
各种店家的幌子,中药店的有丸药、金鱼,有痊愈的意思。
砖雕猫扑蝴蝶,谐音耄耋,寓意长寿。
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
知足阁
照壁上的动物有讲究
元宝院是山西一大怪,雨水流进院子,肥水不流外人田。
为善最乐,这是乔家最老的匾。
在中堂是乔家大院原来的名字
门楣上的雕刻真是丰富啊
大院附近的小商贩
这里的枣子又大又便宜
大院对面有个燕京啤酒厂的分公司
【原创】平遥古城·街道和城门楼
登上城门楼
城门内的路被压出深深的车辙,据说是因为车上装的钱太多。
这只大龟能挣钱,拍照收费。
镖局只拍了几张
镖局院子里的大漆筷子
洪善驿附近
这座房屋里传出山西梆子的声音
当地老年人自娱自乐的表演
【原创】平遥古城·县衙
曾经的县衙很大,摄影展就是在这里举办的。
刚刚结束的摄影展只剩下一些空架子
升堂表演,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
“法”的古体字
参展照片
大仙楼院
【原创】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
日升昌是中国
第一家票号,也
是中国现代银行
的鼻祖。从清道光
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
,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
1824年日升昌在太原
设立分号,其业务主要是“票”(汇票)。票的制作和书写保密性有极为严格的要求,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日升昌太原票号的汇票采用水印
法印刷,并在关键部位
加盖戳印。汇票的印数及领用均有严格控制。
当晋商前往江南
、西北、东北及国境边贸进行交易时,汇票由日升昌太原票庄的专职人员用毛笔书写汇票内容,其笔迹同时通报日升昌遍布全国51家大小票号。汇票书写时实行以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并且定期改换,以防泄密。如日升昌太原票号
的一份防假密押是:“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表示1至12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私,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表示1至30天。“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表示银两的1至10。“国宝流通”表示万千百两,如票号在5月18日给某省票号分号汇银5000两,其暗号代码为“冒害看宝通”。这些密押外人是根本无法解密的。
在日升昌太原票号的经营史上从未发生过款项被人冒领之事,这充分体现了日升昌票号经营者的聪明才智。 ——摘自网络
如今的日升昌旧址已开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旁边的日新中票号与日升昌属同一个财东
金库在地下
的灯
后厅
墙缝里的钱币是砌墙时放入的
【原创】平遥古城·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该剧与我以前看到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剧种“情境体验剧”,表演方式颇为奇特。就像王潮歌所说,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
今年2月《又见平遥》正式公演。
《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该剧与我以前看到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剧种“情境体验剧”,表演方式颇为奇特。就像王潮歌所说,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
今年2月《又见平遥》正式公演。
《又见平遥》的沙瓦剧场内部建筑全部是仿古建筑,主要分为A(引导区)、B(商业文化展示区)、C(生活场景展示区)、D(综合文化演艺区)四个区。沙瓦剧场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又见平遥》观演线路分为A、B两条,不同的线路有别样的体验。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有进入迷宫的感觉:一会儿是街道,一会儿是大院,一会儿是城墙,一会儿又是黑暗空间。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完全不同的场景,边走边看。表演者往来穿梭于人群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一起互动,让观众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新奇感受,亲身体验穿越的感觉,来到数百年前清朝街头,体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人一物。——摘自网络
剧场前
剧场建在城墙边,可能是为了方便古城外的观众。
剧情概况: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和“面秀”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以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如不正面表现镖师的死亡,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摘自网络
开篇,观众鱼贯进入剧场,演员就在身边说着台词。因为关闭闪光灯,在黑暗处拍摄效果不佳。
剧中主持人之一董栗秉,和顺人,今年40岁。虽然他在剧中看似没有表演的成分,但他用深情凝重的道白,把人们带进了一场又一场的故事,可谓是一位没有表演的演员。他最后念出的那一段话,让《又见平遥》的声音永远印刻在了观众心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他们在哪里?他们会为了生下我殚精竭虑吗?相信,在您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演员的一句“镖队回来了”,让游客们都走到了南门广场。确实,跟随赵易硕找回王家血脉的镖队回来了。只不过,这次回来的只有一个孩子——王家的血脉。此时,南门广场上的城墙在风雨中飘摇,闪电中,跟随孩子回来的那232条平遥汉子的鬼魂在呼喊,他们回来只是为了——又见平遥。城墙上的镖师表演,非常震撼和出乎意料。创作者的奇思妙想令人赞叹。据一位导游讲,这些在“城墙”上舞蹈的演员收入相对高些,因为从高处垂直走下来,有一定的危险。
录制一段视频
进入生活场景展示区
剧中平遥王掌柜一家受困沙俄,13口人只剩下年仅7岁的单传儿子,平遥“汇”字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欲从沙俄保回王掌柜的这条血脉。消息传出,为给赵家留后,平遥人举城而动,为赵易硕选妻。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担当重任,与赵东家前往沙俄。七年过后,赵易硕连同镖师全部客死他乡,“汇”字号败落,庆幸的是王家的血脉得以延续。悲壮的剧情中,人们纷纷为赵易硕的豪情和大义所折服。
而现实中,饰演赵易硕的演员成飞今年只有24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遥人,家住该县岳壁乡小城村,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后曾任职于介休电视台担任《介休新闻》的播音员。当他知道《又见平遥》落户家乡时,喜欢表演的他辞去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平遥。
由于受过专业训练,成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然而就是因为字正腔圆,成飞差点无缘赵易硕这个角色。后来因为他有主持的功底,成功的脱稿参选,加上
自然、真实的
表演,成飞稳住了自己的主演地位。正式的演出中,成飞不仅扮演了男主角,还有另外四个角色。
《又见平遥》演员每天至少二次的演出,被问及如何保持演出的激情时,成飞说:“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观众的认可是他最大的动力。” ——摘自网络
而现实中,饰演赵易硕的演员成飞今年只有24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遥人,家住该县岳壁乡小城村,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后曾任职于介休电视台担任《介休新闻》的播音员。当他知道《又见平遥》落户家乡时,喜欢表演的他辞去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平遥。
由于受过专业训练,成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然而就是因为字正腔圆,成飞差点无缘赵易硕这个角色。后来因为他有主持的功底,成功的脱稿参选,加上
自然、真实的
表演,成飞稳住了自己的主演地位。正式的演出中,成飞不仅扮演了男主角,还有另外四个角色。
自然、真实的
选妻
经过层层选拔,从满城姑娘中为赵易硕挑出的新娘。
看过《又见平遥》,许多观众都会被新娘子那句“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所感动。《又见平遥》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角色之一,是那位成功被选为赵易硕之妻的新娘,她现实中的名字叫张茜。21岁的张茜毕业于晋中师范学院,是平遥古陶镇人。来到《又见平遥》剧组前,她在太原的一所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
经过层层选拔,从满城姑娘中为赵易硕挑出的新娘。
成飞有一场在跑步机上大跨步跑步模拟一路飞奔的场景,嘴里还念着台词。他有专业功底,所以声音、动作、表情都很逼真。剧中赵易硕的经典台词:我们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赵妻在生下孩子后死去。她的经典台词: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
进入商业文化展示区,穿越到同治六年的平遥街头。
我们在进入各个店铺时,有人会被演员饰演的店员问起:你知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我看见一位老者答曰:2013年。店员小姑娘摇了摇头说:你记错了。我见状赶紧回答:同治六年。呵呵,真有趣!
同兴公镖局的好儿郎,洗一场风华雪月的大澡,带着女儿香的牙印,壮士远行,去践行诺言。
几位小伙子真的跳进水里,天气很凉啊。我担心他们冻着,伸手摸了摸大缸,还好水是温的。
悲壮感人的一幕
最后走到综合文化演艺区才坐下。舞蹈“
面秀”,演员抛洒的道具真是面粉,表现的是山西人(也比喻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那碗面,那就是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乡情。不过,看完后我有一点儿担心,这些演员每天都要吸入一些面粉,会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
最后走到综合文化演艺区才坐下。舞蹈“
面秀”,演员抛洒的道具真是面粉,表现的是山西人(也比喻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那碗面,那就是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乡情。不过,看完后我有一点儿担心,这些演员每天都要吸入一些面粉,会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
演出结束后,我们惊奇的发现,主要演员已经在出口处为观众送行了。扮演总镖头的李震今年35岁,是昔阳人。生活中,李震颇有镖师神采,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声若洪钟。
《又见平遥》150多名演员,80%都是平遥人,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商贩,有的是艺校毕业生,不一定都专业,但都有一颗热爱艺术、甘于吃苦的心。总导演王潮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包括体力训练等。虽然从艺术特质来说,他们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但他们都很用心,表演时都尽心竭力。
王潮歌导演说:“在《又见平遥》的故事中,赵易硕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个旁姓人的命,而镖局232人没有一个人认识王家人,却全死在路上。这就是讲德行仗义的山西人,也是我想展示的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