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昌·喷泉广场

2010年11月中旬在南昌开会。晚上来到赣江对面的喷泉广场看夜景,我感觉这里有些像上海的浦东,一江隔出新旧城。城市亮化工程使夜幕下的南昌城格外亮丽,喷泉广场的喷泉随着音乐变换着美丽的身姿。因为是周末,这里的游人真不少。










顺便贴几张滨江宾馆的照片,这里曾经是省委招待所。



【原创】上海记忆·外滩夜景

晚饭后导游满足了我们去外滩的要求。外滩的夜景真美,令人看不够。只是我拿着傻瓜机拍摄,曝光时间一长,行进中的船只就虚了,尝试了数次,效果都不太满意。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 )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架在苏州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是连接沪北和沪东的重要通道,每天有近3万辆次的车子驶过。现在的外白渡桥已是第三代桥,2008年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并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2009年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还采用了全彩LED灯具,使外白渡桥呈现出多种色彩。





罗斯福铺上红地毯迎贵客

【原创】上海记忆·老建筑·复兴公园

利用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兴致勃勃地寻找着附近的老建筑。
幽静雅致的思南公馆洋气十足







周公馆就在这条路上



附近还有孙中山故居


这所中学的校友有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

校园里有一座烈士茅丽瑛的雕像

大同幼儿园(原大同幼稚园)
这是一所红色摇篮。上个世纪30年代初,党为了保护和抚育革命后代而创办了大同幼稚园。当时党的领导人和革命先烈的子女有:毛泽东的三个儿子,蔡和森的女儿,恽代英的儿子,彭湃的儿子,李立三的女儿等。

具有俄式名称的公寓

卢湾区妇幼保健所装饰的图案十分可爱

花园住宅是不可移动的文物


复兴公园是上海最老的公园之一。八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肥沃的良田,有个姓顾的人家在此建造了一个私人小花园(顾家宅花园),这便是复兴公园最初的雏形。1900年该地块租给法军建造兵营。1909年建成公园(顾家宅公园),由于当时仅限法国侨民出入游览,故俗称法国公园。1946年更名为复兴公园。





中外游客在唱歌

【原创】上海记忆·一大会址·石库门

我们是从上海返京,从嘉兴乌镇一路驱车北行,在抵沪的途中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知识抢答。大家听了几遍一大历史,自然都想去上海的一大会址看看,继续我们的红色之旅。
东问西打听,左转右拐,好不容易才找到位于黄陂路上的一大会址。






一大会址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因为石库门是以石头做门框,本来被叫做石箍门,由于宁波人将“箍”字发音为“库”,后来石箍门就被以讹传讹为石库门了。石库门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三角形或圆弧形的门楣上刻着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一路看过去,就像是在欣赏中西合璧的艺术品。
一大会址旁边的石库门建筑已经变成了上海最时尚的地方——新天地,虽说是整旧如旧,可总觉得有些变味儿。





这里有个关于石库门的小型展览,还可以看到石库门的门头装饰和老上海人家里的物件。







这幢石库门房子保存完好

附近有个太平湖


这也是石库门建筑,现如今已经风光不再了,里面居住的可不止七十二家房客呀。缺少厨房和卫生间的老建筑,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原创】嘉兴·乌镇(2)

茅盾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记得电影《林家铺子》,到了乌镇才知道,林家铺子就在茅盾故居的斜对面。





【原创】嘉兴·乌镇(1)

由于日程的安排,我们只去了乌镇的东栅。据导游讲,乌镇的西栅更好,在那里导游讲解都不能使用话筒,因此,清净的环境更能显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本色。

乌镇的水上木屋







这里的门多是这样又窄又长的





因为乌镇的建筑多为木板房,所以这里很早就有了“消防队”,即水龙会。

门楣上方题写“晴耕雨读”的地方是藏书院,电视剧《似水流年》曾在这里拍摄。



拍摄《似水流年》时朱旭坐过的躺椅


木雕馆里的木雕






【原创】嘉兴·南湖

午餐后,我们从西塘回到嘉兴市区,来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南湖。没想到南湖还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景区大,湖面阔,人不多,景色美,确实不错呀!



乘船前往湖心岛

湖心岛上烟雨楼




从烟雨楼上望红船

米芾的题字

据说嘉兴知府许瑶光任期届满将赴京都述职,临别时留言建议在来许亭南面造一座“鉴亭”,并撰写了《鉴亭铭》,以戒邪避恶,使优良品行得以发扬光大。鉴亭建成后,铭文被镌刻成碑置于鉴亭内保存至今。《鉴亭之铭》共373字,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做官为人的处世之道,劝人珍惜大好时光,妥善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立自律。

乾隆曾六次南巡,据说每次都来到嘉兴的烟雨楼,这里也就有了乾隆的题诗


嘉兴在明代时就已有了此“马券石刻”。关于“马券”有这么一个故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郡守时,因看到好朋友李方叔的生活贫困,苏东坡就将皇帝御赐的名马转赠给了李方叔,任李方叔变卖后换取生活费用,因考虑到由李方叔变卖皇帝御赐之马,也许会引来杀身之祸,特意写下“马券”为证。后有苏东坡之弟苏辙、好友黄庭坚同时为这“马券”作诗题跋,使“马券”越发珍贵。苏东坡等人慷慨助友、情真意切的轶事,从此在文坛上传为佳话。二苏一黄都是宋代文学大家,李方叔也是一位名士,所以“马券”可谓名人名作,相得益彰,尤为显得珍稀。“马券石”在湖心岛的名人书画石刻中堪称精品。


这块珍稀的柏化石高1.4米,周围1.5米,相传是清朝一位官员在古北口(北京北郊)巡视时发现的,后运回自己的故乡嘉兴王店镇,解放后移到了湖心岛上。以前人们一直认为这块化石是松树的化石,1964年,经考古权威郭沫若鉴别为血柏化石。松柏古木是因地壳运动深埋地下,经硅化而成,形成化石至少要有四万多年的时间,因此有考古家认为,这块化石离现在已有七千多万年的历史。

这个长方形的石盆,相传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之孙岳柯的旧物。岳柯是河南人,曾在嘉兴任官,后来居住在嘉兴,他喜欢养仙鹤,经常用这个石盆为他的仙鹤洗澡,因此这个石盆名为洗鹤盆。


著名的红船及船主住的小篷船

“一大”本是在上海召开的,因受到袭扰,在上海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转移到嘉兴南湖的这条游船上继续举行。王会悟是嘉兴桐乡乌镇人,曾在嘉兴女子师范念过书,对嘉兴以及南湖的情况非常熟悉。 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当即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先雇的开会游船。这条游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1964年清明节董必武来到嘉兴南湖视察时题诗,他是“一大”代表中唯一又来过嘉兴的。

南湖革命纪念馆

据说俯瞰纪念馆的造型像党徽






景区门外,一位老人在卖菱角。我们第一次见到红色和绿色的菱角,而且没有角。原来这是产自嘉兴的南湖菱,也有人依形称其为元宝菱、馄饨菱、和尚菱等。一般来说菱都有角,故称“菱角”,然而嘉兴的南湖菱却是无角的,其皮色翠绿,两端圆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胜于其他品种。南湖菱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而且可以制糕点、佳肴或酿酒、制糖。生食者选色翠而鲜嫩,尤其是刚出水时口味更佳,熟食则选色黄褐之老菱,洗净后煮食,口味香甜浓郁,肉糯可口。我没敢吃生菱角,尝了个熟的红菱,味道不错,不像北方的褐色菱角那么干,壳一剥就开。

关于南湖菱为什么不长尖角,在民间有一个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嘉兴,当地民众拿出南湖的菱给皇帝吃,当时的菱是有尖角的。乾隆皇帝吃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尖角刺到了。第二年,南湖的菱便不再长角了。真实原因是南湖地处长江和钱塘江之间,背靠太湖,面朝大海,更有大运河带来的北方水质。在多种水质混杂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南湖菱在开花时与萼冠之间的胶质层松软、脱落(一般情况下萼冠不会脱落并最终形成角)而成为无角菱。
我将一个红菱带回来后便成了褐色。

【原创】嘉兴·西塘

半年前刚来过西塘,这次顺路再游西塘。挂几张新拍的照片,有兴趣者可以看我以前写的

西塘古镇(1

)和

西

塘古镇(2)


半年前刚来过西塘,这次顺路再游西塘。挂几张新拍的照片,有兴趣者可以看我以前写的

西塘古镇(1

)和

西

塘古镇(2)


这次进入西塘后走的是西线,于是便看到了上次没有来过的五姑娘主题公园。五姑娘主题公园是根据在西塘流传的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而兴建的。相传在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小姐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相爱,遭到了异母胞兄的反对,被迫害致死。后来她的爱情故事被编成田歌,在这里传唱了一百多年。


五姑娘的雕塑

第一拨船队

这座石桥是从异地搬来照原样搭砌的


水上戏台


西塘的桥有一百多座,这是其中较为有名的卧龙桥


深秋的西园




西塘很有名的桥——送子来凤桥

环秀桥

没想到正赶上西塘首发新式门票,我们是第一拨游客,就拿到了前三十多号门票。西塘也学世博会的办法,在各个景点设立盖章处。

【原创】嘉兴·五芳斋

本月初我们去浙江嘉兴进行红色旅游。一大早,先来到著名的粽子大王五芳斋吃早点,这可是我最爱吃的食品,到肉粽子的产地看看也是我多年的梦想。

清朝街头卖粽子的小贩

店堂干净美观,服务员将每只粽子剥好再拿给顾客。

还真有人吃肉粽子时放醋或辣椒油,很新鲜。

粽子里面有两大块肉

馄饨很鲜美,就是馅小得可怜,权当有肉味的片汤吧。

这里不仅有多种粽子,还有很多好吃的食品,还都不贵,看得人眼馋。






嘉兴的街道很干净,人又少,食物丰富又便宜。给我的感觉是个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