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的一天,当时在上海开会,一位友人要去参观苏州博物馆,我便搭车前往。
中途在金鸡湖边上站了站。
进入苏州城后感觉老城依旧,游人如织。
苏州博物馆毗邻拙政园,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将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我很喜欢这幅玻璃和灯光组成的画,很有国画的写意风格。
转到画的后面,才发现这么好看的作品是由“乱七八糟”的杂草拼搭而成。简直是太神奇,太有创意了。
外景观很独特
名副其实的一瞥
分类: 2007游记
【原创】初到林城贵阳·忆07
2007年4月底在贵阳办会,那次我是从头管到尾,整整一周的时间。再加上第一次去,严重水土不服,导致我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听到“贵阳”就头大。不过贵阳的气候还是很不错的,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贵阳的风景也很美,只是我不习惯那里的饮食。
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龙宫风景区以暗河、溶洞为主,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是国家5A级点风景名胜区。龙宫水溶洞长达15公里,洞内钟乳千姿百态,与北方溶洞相比更显细致与精巧,与南方溶洞相比更显神秘与奇特,其洞厅构造宛如神话中的龙王宫殿。不过当时我没有在里面拍照。
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总体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
漩塘在龙宫的上游,通漩河的水流到这里便沉入地下,变为地下暗河。塘面达万余平方米,呈圆形,一年四季塘水以顺时针方向,挟带水上绿色浮萍不停地旋转,不借风力,终年不息。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
随处可见硕大的仙人掌
“数生步”:据说盆景区内的水位是固定不变的,水中的石块是天然形成,有些石块经过加工后铺成道路,露出水面供游人行走。共有365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蜿蜒在水中,每个人都边行边看着石头上的日期,找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块。
比尔·盖茨出生日,呵呵!
那时不是丰水期,黄果树瀑布显得不那么壮观。09年再次来到黄果树时正值丰水期,瀑布的壮观景象参见“
重访林城贵阳
”。
置身于瀑布内侧的水帘洞中(即从上图中间横向的一条通道中穿行,这也是黄果树瀑布独有的),撑着雨伞勉强照相。
我对贵阳印象最好的就是黔灵公园了。当时我就住在公园附近,清早抽空去转了转便非常喜欢,09年再去贵阳时一直想重游黔灵山,却不得空,很是遗憾。黔灵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区,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在黔灵公园里我还遇见了几位上海老太太,她们都是六十年代支边到此地,在这里生儿育女,颐养天年。尽管她们已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可是她们一说话就带出了浓浓的乡音。其中一位老人陪我走了一路,也给我讲了一路她的故事。回想起来,几十年前从大上海来到这里可真不容易呀!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曾在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知道是不是在这里。
麒麟洞因洞内钟乳石酷似麒麟而得名。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曾先后被软禁于此。
从麒麟洞俯瞰山下
沿着九曲径登山可达弘福寺,寺庙建于明末清初,是贵州著名的佛寺之一。
最后说一说黔灵公园的猴子,这可是最有趣的了,也是吸引我想重游黔灵公园的唯一原因。那里的猴子是放养的,漫山遍野地玩耍,在九曲径登山时就能随处见到。可爱极了!一大早,或远或近的市民们提着各式食物前来喂猴,甚至还有买一背包水果的。别看那里的生活水平并不高,可是人们给猴子买食物可真舍得花钱。他们一边走一边喊“仔仔,仔仔”,猴子闻声便从山坡上跑来或从树上跳下来,似乎它们早已等待这熟悉的呼唤。
这位奶奶手里提着一小袋在早市上买的大蒜,一只猴子一把给拽下来。不论大家怎么说“这不能吃”,猴子都执意要品尝,无奈只得让它们免费品尝吧。
要想知道大蒜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看,左边那只小猴子挺精的,它不急于品尝这个陌生食物,而是先看看大猴的表情。猴子们勇于实践后都“呸呸”地将大蒜吐出来,其实它们不知道,这可是健康食品啊!
善良的贵阳人还特意灌装了饮料来喂小猴。幸福啊!黔灵公园的猴子。
【原创】神奇的九寨(2)·忆07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确实名不虚传,似仙境,又似童话世界,这是传说中闭着眼睛都能拍出美景的地方。夏季的九寨还不是最美的时候,如果是在秋季,那五彩斑斓的树叶、彩林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那景色就更令人如醉如痴了。一天时间游九寨,只能去其中几个景点。如果有时间,真应该在寨子里住几天,好好欣赏一下。
火花海
老虎海
犀牛海
诺日朗瀑布
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华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藏语中诺日朗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据说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尾,唐僧师徒4人从瀑布上走过的镜头就是在此拍摄的。导游讲,这瀑布上面很滑,不好走,一不小心就能掉下来。
诺日朗瀑布
午餐后去的景点,忘记是哪个“海”了。
这里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
珍珠滩瀑布和珍珠滩
【原创】神奇的九寨(1)·忆07
2007年6月11日清早,从成都乘飞机到黄龙,一下飞机我就感受到深深的凉意,于是跑到机场附近的宾馆,买了条厚实得像毡子似的藏式披肩,一路上多亏了它,为我抵挡住黄龙的风寒。那天记忆深刻的,除了黄龙的寒冷还有呼吸的艰难,不知是因为黄龙海拔高,还是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好,我在黄龙行走,一路上是喘不上气、举步维艰,有人帮我背着包还远远落后于他人,现在想来比我在西藏的感觉差多了。黄龙的风景还是很美的,不过比起九寨来还有些逊色。
黄龙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岷山山脉南段,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黄龙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巨型的地表钙华坡谷,婉蜒于天然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宛若金色“巨龙”腾游天地。钙化彩池是黄龙最主要的景观,黄龙的彩池一共有8群2300多个,彩池层层相连,由高到低,呈梯田状排列。这些彩池大的几十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池中的碳酸钙在沉积过程中与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结成不同质的钙华体。再加上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便形成了池水的不同颜色。因此人们便称黄龙的彩池为“五彩池”。
五彩池晶莹剔透,像一块巨大的海蓝宝石
钙华体?
远处是最高峰眠山主峰雪宝峰,海拔5588米,终年积雪,是中国存有现代冰川的最东点。
涪江源于雪山梁,向东北偏南而流,纳入草弯沟、大弯沟、龙滴水等支流,于扇子洞出境,构成完整典型的树枝状涪江源水系。区内地下水发育,丰富的碳酸盐喀斯特裂隙水,是钙华沉积的唯一物质来源。
从黄龙下来前往九寨沟,傍晚到达九寨天堂住宿。这里古朴中尽显奢华的装修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晚上到附近甲蕃古城的大剧院看了一场具有藏羌风格的大型歌舞剧“九寨天堂·梦幻之旅”,歌舞很精彩,更奇妙的是,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请大家上台一起载歌载舞,没承想天幕已经打开,不知不觉地就跳到了剧场外面。这种散场方式既浪漫又快捷有序,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这个假壁炉里的炭火引起了我的好奇
【原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忆07
2007年6月中旬来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里的大熊猫真是太可爱啦,看,幼儿园的熊猫Baby还会玩玩具呢!
上午10点钟,这几只熊猫都爬到树上呼呼大睡,也不怕撒呓症掉下树来。
熊猫很喜欢吃窝头,看,他们吃得多香!
窝头渣掉了一身。
熊猫的秋千
后面的湖里有几只黑天鹅亭亭玉立
【原创】天府之国成都·忆07
2007年6月中旬前后,我在成都办会,利用会前会后间隙去了会场附近的几处景点转了转,随便拍了几张留此存照。
杜甫草堂
会场花园里的动植物
爱好不同
太阳神鸟
百度百科: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整个金饰呈一圆环形状,金饰上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前后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达94.2%。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这是在博物馆照的展品
巨大的乌木
乌木主要出土于四川盆地,是四川一大珍贵资源。金沙遗址祭祀区东部出土了大量的乌木。乌木因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其形千奇百怪,具有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的特质,是制作艺术品的理想之材。
锦里商业街
据说这里也是小吃一条街,确实是品种繁多,可是我好像吃不惯,本人还是比较喜欢江浙小吃和北京小吃。
诸葛井
大戏台
武侯祠
【原创】长岛·忆07
2007年7月上旬在烟台开会,顺便去了长岛。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长岛风力发电的“大风车”。
九丈崖位于北长山岛的西北角,山崖险峻,水深流急,岩礁棋布,自然景观独树一帜。崖壁绵延400余米,尤以其崖壁罕见的石质组合和高峻险要而著称,在全国众多海蚀崖中独占鳌头。景区集山、海、礁、崖、洞及古迹于一体,融奇、雄、秀、美、险、神于一身,具有很高旅游和美学价值。
九叠石塔由九层节理明显的石英岩堆成,久经海浪磨蚀雕凿,塔崖石纹清晰,层次分明,形态别致,与九丈崖组成一对“母子崖”。
仙人桥
珍珠门遗址
望夫礁
长岛港
【原创】最忆是杭州 何日更重游·忆07
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2007年,我因为开会曾三下杭州,但每次都匆匆忙忙,未能好好游览一下西湖和名胜古迹,很是遗憾。整理出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贴出来留个纪念。
一月,我随着同伴来到位于吴山脚下的清河坊。百度百科介绍: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我来这里还有另一个目的——故地重游。46年前的夏天,我曾经在此地住过一个月,早餐吃过几乎不重样的小吃,还游览过不少名胜美景。河坊街西太平巷19号的大院子曾给我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现在依稀记得前院的一侧是一幢楼,我爷爷家在里院,里院仅有一幢年代久远的2层小楼,地面铺着厚实的木地板,走起路来咚咚作响。院墙附近有一口不大的水井,夏天将西瓜放进网兜里,吊在井里“冰镇”,效果真不次于现在的冰箱。白天我和小伙伴在跑出跑进地疯玩儿,居然可以从前院的一个“密道”穿到相邻的院子里;晚上几家邻居在院里坐着藤椅纳凉聊天,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悠闲和快乐的暑假。1978年夏天,我又在此小住,每天早出晚归独自旅游。再后来就听说这里拆迁了,没想到是为了恢复这条著名的商业街。
看到这块牌子,我就知道离西太平巷不远了。
西太平巷仅剩一条又细又短的巷子,这是里面的商家。
冬日的西湖
湖畔茶座
湖边酒店
四月的杭州景色宜人,坐大船游览了西湖
西湖上的小船还基本是老样子,只不过座椅换成沙发了
西湖边(花港观鱼公园)的林徽因纪念碑别具一格
西湖边(六公园)的送别白居易群雕之一惜别白公 ,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深受百姓爱戴。
跟随同伴游丝绸城
萧山的湘湖
文气十足的齐耳短发,纤秀娇小的身材,随风轻摆的裙角……被胡适誉为我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而这位风华绝代的才女就出生在杭州的一条小巷——蔡官巷。今年“五一”前,市民和游客有望在西湖边一“睹”她的风采。
市民建议纪念林徽因
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分会副秘书长金援潮先生,最先提出要在西湖边给林徽因留一席之地。“可能少有市民知道,林徽因是西子姑娘,而且在杭州生活了5年。”2004年,金援潮通读了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并有了这样的念头。
“林徽因身上有种特殊的文人气质,和西湖的美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湖边应该有个属于她的位置,以纪念这位风华绝代的杭州才女。”2004年6月21日,金援潮便给王国平书记写了封信。当年7月13日,王书记就亲自批示:要抢救杭州的历史文化碎片。
园文部门赶往北京“取经”
2004年是林徽因诞辰100周年,清华大学专门在校园里举办了一次“林徽因诞辰100周年纪念展”,杭州园林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专程赶往北京,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院士们就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取经”。展览结束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关于林徽因的40余幅平面展画打包移师西子湖畔,摆放在柳浪闻莺旁的林霭漫步茶楼,让市民了解林徽因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华茵告诉记者,当初金援潮建议在林徽因的出生地——杭州蔡官巷附近建造“徽因亭”或者纪念碑,后来又有人提议应该建在西湖边,于是南山路45号唐云艺术馆西北角的草坪和南山路77号天度餐厅的东南角小绿地都成了候选地址,清华大学也多次派专家参与选址。
纪念碑出自清华博士之手
昨天下午,记者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看到了林徽因纪念碑的平面效果图——在一棵百年古樟树的遮护下,一块由青铜和青石板相结合的长方形纪念碑矗立花港观鱼南里湖畔,碑上除了刻有林徽因所著《平郊建筑杂录》论建筑意中截取的一段文字外,还精心雕刻了一位姑娘的剪影。整座纪念碑造型别致,蕴意深刻。
林徽音纪念碑的设计形式和碑文选取都出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王丽方之手,学院多位院士也参与了设计工作。将碑址选在花港观鱼南里湖畔,是因为林徽因的气质和西湖的秀水相得益彰,希望两者的结合能为整个西湖风景区锦上添花。
【原创】龙脊梯田·忆07
距龙胜县城27公里的龙脊梯田,像天地之间一幅巨大的抽象画。这里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天: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山间挂;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瑞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可谓是人间一大奇观。11月初来到此地并非最佳时节,不过田里尚存的一些稻谷给梯田抹上几许绿色。
远处即是著名的景点“七星伴月”,是由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组成。
由于游客日见增多,这里也大兴土木,在山上见缝插针地建造旅社。
在龙脊梯田附近的金江河畔,有一个黄洛瑶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有60户人家、400人口。这里的妇女个个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并因获得吉尼斯总部颁布的“长发村”证书而名扬天下,成为龙脊梯田景区的又一个“世界一绝”。
长发盘在头顶像帽子
【原创】苗寨行·忆07
从龙胜温泉出来,沿着矮岭河走,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向黄泥坳的苗寨。
途中遇到一座桥,据说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带领的红军经过这座桥进入苗寨。现在这座桥已经破败不堪、无人通行了。为了感受一下红军过桥时的感觉,我们壮着胆子走到颤巍巍的桥中间,以示勇敢。
当年红军经过这里向贵州进发。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几位驴友,他们背着沉重的行囊、拄着拐杖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经询问后得知,他们经常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结伴从较远的城市出发,风餐露宿、徒步旅行。由衷地佩服他们的体力、精力、耐力和毅力。
有趣的鸡过独木桥
在苗家的吊脚楼里我们品尝了油茶,就是把茶叶炒一炒,加盐煮一煮,再泡上加了颜色的炒米、炒花生等,味道一般,有些喝不惯。屋里的光线很暗,由于制作油茶更使得满屋子烟雾弥漫。
自制自来水
朋友的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熟知当地各种植物、动物、农作物。一路上有他给我们介绍,使我大开眼界。
罗汉果
桂树
红苕
柚子树
世上真有树缠藤
木耳
从苗寨返回后又去往龙胜的龙脊梯田,时近中午,在山路边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当地人的有些食物令我吃惊,难道这也能吃?
蜂房(上)魔芋豆腐(下)
魔芋(没有加工的,图左)
香肠和腊肉
竹筒饭(烤熟的) 有点像肉粽子
兔子和土鸡
山鸡
野菜
果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