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欧洲掠影·梵蒂冈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梵蒂冈的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位于罗马城的西北,四面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领土包括圣彼德广场、圣彼德大教堂、宗座宫、教皇避暑胜地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别看梵蒂冈的常住人口仅540人,它却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城墙也是梵蒂冈的国界,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

城门内外川流不息的人群

来自世界各地的修女

城墙上的标识


圣彼德广场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德大教堂



教堂内金碧辉煌

祈祷

教堂里陈列着很多精美的艺术品,每个都有一番典故。真是美轮美奂,令人赞叹。














历任教皇的名单

英俊的卫兵 另类的服装

据说这里很难见到四处巡逻的警察或警车,很多时候走上一整天,都不会看到警察。我就看到了,运气好吧!

【原创】欧洲掠影·意大利罗马(1)

2008年10月11日~20日,去德国参加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顺便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周边几个国家的景点。

经过十余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罗马时已经是当地时间近19点。又经过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后入住喜来登酒店。第二天开始了我的“罗马假日”之旅。
2008年10月11日~20日,去德国参加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顺便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周边几个国家的景点。

经过十余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罗马时已经是当地时间近19点。又经过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后入住喜来登酒店。第二天开始了我的“罗马假日”之旅。

威尼斯广场,因未到开门时间而在外面照相



拿破仑阳台(下图绿色阳台):在威尼斯广场附近,有一座波拿巴大厦(Palazzo Bonaparte)。拿破仑自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他的母亲曾住在这里,据说这里是拿破仑攻下意大利阅兵时检阅军队的地方,当时拿破仑的母亲也想参加阅兵,于是拿破仑就命人在街角修建阳台,让母亲在阳台观看。

罗马的方尖碑有20多座,据说是从埃及掠夺来的

凯撒大帝雕像

古罗马集市废墟使人领略到罗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古罗马斗兽场虽然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但它却是古罗马历史的象征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彻底战胜其强敌马克森提并统一帝国而建。


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这个教堂很小很安静,但里面却有名扬世界的“真理之口”。教堂的建筑是在6世纪兴建,以柯林特圆柱和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为装饰。教堂前还残留着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纳神殿遗迹。

真理之口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它名声大振是因为电影《罗马假日》。其实这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来到这里的游客拍着长队等待着摸一下海神的嘴,而且都是以闪电般的速度抽回手,生怕被咬住。

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在一起驰骋

车站的电子牌,可以知道等候时间

还有地图方便乘客和路人

在罗马旅游,应该在去之前和回来后都认真欣赏一下经典之作《罗马假日》和众人喜爱的奥黛丽·赫本。


http://www.audreyhepburn.com/menu/index.php

【原创】09新年海南三亚行

南山公园
南山寺

巨砚

海上观音


海滩



三亚有很多俄文标识的商店,并且随处可见高大的俄罗斯人。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选择从冰天雪地的远东来到三亚度假或过冬,其旅游成本远低于去泰国。三亚还是俄罗斯的国家疗养院,很多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中受到核辐射的俄罗斯人也被送到三亚疗养。

现在北方地区的老年人也愿意在这里“猫冬”。不少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在这里买房或租房,一过“十一”就像候鸟一样飞过来,待到来年3月底又飞回北方。
清早街边相伴而行的两位内地老人

宝宏酒店

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

海边浴场

别具一格的设计

高大的椰子树硕果累累

笔直颀长的槟榔树

既像扇子又像孔雀开屏的旅人蕉
旅人蕉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那里的国树。非洲沙漠炎热干燥,旅人蕉不仅可为人们遮挡烈日强光,而且是天然的饮水站。旅人蕉的每个叶柄底部都有一个酷似大汤匙的“贮水器”,可以贮藏好几斤水,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就象打开了水龙头,清凉甘甜的水便立刻涌出,而且这个“水龙头”拧开后又会自动关闭,一天后又可为旅行者提供饮水,因此而得名。

三亚的市花三角梅
它还是海南的海口市,广西的北海市和梧州市,福建的厦门市,广东的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江门市、罗定市的市花;重庆市开县的县花;贵州黔西南州的州花;赞比亚的国花。有多种颜色,这是最常见的。

【原创】09春节港澳游

香港
璀璨的金紫荆

在太平山顶观香港

浅水湾

海洋公园

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

在黄金海岸酒店观南中国海,这里停泊着许多私人游艇

香港迪斯尼的花车巡游







美丽的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微笑着与游人合影留念


迪斯尼商店里的卡通玩具琳琅满目

澳门
大三巴前熙熙攘攘的游客

貌似皇家卫队的娱乐场保安

冼星海出生在澳门,是澳门人的骄傲。位于澳门半岛东南部,北起柏林街,南至孙逸仙大马路的一条长450米的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马路”,这里是他的诞生地。竖立于此的冼星海纪念铜像高三米,由广州雕塑院院长兪畅制作,铜像表现“怒吼吧,黄河”的意境,形象鲜明,充满音乐动感和张力,备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冼星海战友光未然的欣赏。

盛开的金莲花

街头雕塑

新葡京娱乐场

永利娱乐场

居民楼

途经深圳和珠海时匆匆一瞥
荔枝公园一角

珠海渔女

找出2004年10月中旬去珠海开会时顺便游港澳的照片,对比一下。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明星手印




澳门的四面佛

金沙娱乐场后面也是金碧辉煌的

那时的大三巴游人不多



大炮台有300年历史,炮台上有一大片绿地。大炮台上有2个博物馆,一个是澳门博物馆,直通大炮台下的大三巴牌坊;另一个规模比较小,是介绍大炮台历史的博物馆。09年去大三巴的时候导游偷懒,把这个景点给省略了。

随处可见的手信店,广东话就是地方特产的意思。

这楼犹如鸟笼


金沙娱乐场和金莲花

葡京娱乐场(那时还没有新葡京)

【原创】初识星城·长沙

2009年2月15日在长沙,工作之余仅一天时间,没能去几个地方。说来这个城市应该和我有一点点缘分,可是半个多世纪我才第一次来到此地,而且又是来去匆匆,也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当地的饮食,尤其是几乎菜菜有腊肉让我吃不消。我喜欢某地的理由很简单,一是风景,二是饮食,三是气候,四是方言。在我看来,这里的上述几方面都不吸引我。
橘子洲
中国规模最大的酒楼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这里因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而出名。

据说以前洲上种有柑橘数千株,金秋时节橘果累累,但是现在已经见不到几株橘子树(下图的矮树)了

茶树似乎不少,寒冬时节茶花挂满枝头

这里正在大兴土木,据说要用100亿元打造航母式的内陆岛上的人文公园

岳麓书院

据说“惟楚有材 於斯为盛”原本是对联的上联,因为出得太好了,无人能对得出下联。后来有人发现,两句一拆开也可以成为一副对联,而且也对得挺好,所以就一直是这两句了。这副对联也道出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赫曦台内壁两侧的两个丈余高的大字“福”、“寿”。“福”字有点像猛虎下山,意为“卧虎”之意,“寿”字有点像龙蛇缠绕在一起,两个字合在一起,暗示着岳麓书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两个字还有段传说呢。


讲堂两侧4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原为朱熹所撰,现在见到的是清道光年间山长欧阳厚均重刻的,每块高213厘米,宽131米,字高169米,宽122米。一般像这么大的石刻汉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单个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因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汲泉亭

欧阳厚均书房

六君子堂祭祀宋朝创建和重修该院的六位先贤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8月,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应主教张栻之邀,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从各地赶来听课者数千,“一时舆马之众,饮水池立涸”,因而成就了历史上的一宗美谈——朱张会讲,它是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会讲。据说当时朱熹和张栻意见不合,在这里就理学问题讨论了三天三夜。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的名声更加远播。

左边是教学斋,右边为半学斋,都是昔日师生们居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集体宿舍。古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时间是在寝室里自修,老师定期开讲,解答学生的问题。当年的王夫之、曾国藩以及毛泽东等人均住在这里。

岳麓书院后门外,好似江南的小桥流水

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屈子祠

三闾大夫庙碑记

岳麓山
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

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原址

据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酒楼——西湖楼



湖南的特产除了腊肉、湘绣还有醴陵的红瓷(中国红),红彤彤的,显得富丽堂皇。这里放一个手绘牡丹赏瓶,供大家欣赏。赏瓶是清代雍正朝新创造型,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朝,成为官窑传统器形。特点为瓶呈撇口、长颈、圆腹、圈足。

【原创】天路·卡若拉冰川、江孜、日喀则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位于卡若拉山口,这里距离江孜县城71公里,浪卡子县城30公里,在公路上即可看到。卡若拉山口高5036米,卡若拉冰川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带,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的车尘覆盖,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两个冰舌上裂隙密布,经常发生雪崩和冰崩。这里也曾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
中午在浪卡子县吃饭,看见这只狗睡得正香,瞧它的憨态

卡若拉冰川




江孜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江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南去亚东,西去日喀则等地的交通要道,为西藏一大重镇,国家级历史名城。然而,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此地时,该地军民进行英勇抵抗,影片“红河谷”的故事便是以此为背景诞生并在此拍摄。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在宗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以缅怀一个世纪前的抗英英雄们。江孜名胜除宗山、抗英炮台外,还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存于一寺的白居寺和独具特色的江孜白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100多年前的城堡是江孜的小布达拉宫,其背后就是白居寺,我只是在车上望了一眼

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

江孜城

这里的油菜花长得似乎比西宁的矮

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这座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上。扎什伦布寺的灵塔是历代班禅的舍利塔。扎什伦布寺里修建的班禅灵塔共有8座,十年动乱中,五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被毁,佛教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五世至九世班禅真身法体。1985年至1989年,十世班禅大师为五至九世班禅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殿,取名叫“扎什南捷”(吉祥的天国)。四世班禅的灵塔,在七十年代重建在原五世班禅的灵殿里。一至三世班禅的灵塔祀殿没有修建在扎什伦布寺。一世班禅曾任甘丹寺第三任住持,圆寂后灵塔修建在甘丹寺。二、三世班禅生前任恩贡寺住持,圆寂后其灵塔均修建在恩贡寺。
扎什伦布寺全景(山顶上是一个天葬台)

强巴佛殿是整个扎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大殿。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设5层殿堂。整个大弥勒殿内是空的,为了用来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长1.2米、肩宽11.5米,莲座高1.8米,总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这坐像用黄金279千克,铜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就镶嵌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珍珠和其他宝石60多颗,是由900个工匠花9年的时间完成的。大强巴佛造型之生动庄严,制造工艺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艺。
十世班禅灵塔殿——释颂南捷在强巴佛殿往东。这座灵塔于1993年9月4日建成开光,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多、修建最宏伟的灵塔,据说国家拨专款6406万元,包括黄金614公斤,以及白银和装饰用的大量珠宝。这是后藏日喀则历史上第一座金箔灵塔,灵塔高11.52米,形状是长颈、圆瓶肚、方底座的“欧久”形式。灵塔内存放着圆寂于1989年的十世班禅大师遗体,他的塑像立于灵塔前,灵塔顶部绘有曼陀罗的图案,墙上绘有真金佛像。据说1989年班禅大师在阔别日喀则很长时间之后回到扎什伦布寺,看到这里有3栋主要的建筑,只有中间空了一块地方,便说可惜。没想到一语成谶,他就在几天后因辛劳过度而圆寂,后来他的灵塔殿就修在了这个地方。经扎什伦布寺和西藏的一些高僧会商,十世班禅灵塔祀殿仍采用大师生前喜欢的扎什南捷方案。在1991年4月16日的主体开工仪式上,23岁的木工赤列旺久被喇嘛们选中安放第一块基石,其幸运的条件是属鼠、五官端正、父母健在、名字吉利(赤列旺久意为诸事成功)。
班禅东陵是五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也称扎什南捷。此塔是在十世班禅主持下修建的,于1989年1月落成。塔高11.52米,塔中分放这几世班禅遗骨及九世班禅铜像,他们均是该寺的主持。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精美宏伟,后重建于原五世班禅的灵塔殿里。据说扎什南捷的主要设计者吕晋社是个山西人,他早在1984年开始设计扎什南捷,并和班禅大师结下友谊。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对扎什南捷设计方案大为赞赏,吕晋社内调前,在扎什南捷基础上,又精心做了一些修改,使之更加完美。

金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强巴佛殿门前的万字符
这个字的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所以万字符也是右旋的(注:转动转经筒也应该右旋)。这个万字符约80厘米见方,是由宝石镶嵌的(蓝绿色不透明的为松石),图案的前方(我横着拍的,右方)镶嵌着一个圆形的宝石。跪拜时膝盖置于万字符中间,双手向前,额头轻触圆形的宝石,表示自己五体投地。绿松石是一种很古老的宝石,早在古埃及时就已被采掘,并视其有驱邪的作用而加以利用。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进了大量的绿松石作为妆饰,使得绿松石成为藏民族最喜欢的一种宝石,常被用在佛殿佛像的装饰中。在藏区随处可见绿松石装饰的物品。

油漆一新的班禅行宫虎皮大门

扎什伦布寺的展(晒)佛台
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dalai根敦珠巴创建于146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高32米,长42.5米,厚3.5米,共分九层,以内部木梯相通。此台位于寺东北围墙外,两侧多转经架、风马和摩岩石刻。藏历5月14 、15、16三天这里将分别展示过去佛、现世佛和未来佛巨幅佛像。

扎什伦布寺后山山顶的天葬台


日喀则傍晚的天空多么美(我在阳孜饭店二层楼道往窗外拍照)


日喀则阳孜饭店的装饰很有藏族(后藏)特色

2009年7月5日,我们从日喀则返回拉萨机场。回程的路上风光一般,中途停了几次车都不是观景,而是消磨时间。据导游说,这里高速公路管得很严,车速不能太快。所以,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出口,只能走走停停。
出日喀则市区不远的公路边,看到一座天葬台


大山深处的一户人家去放羊

红景天
这次西藏之行,我没有出现高原反应,感觉比前几年去昆明、玉龙雪山等地要好,估计与来之前先在西宁适应几天,又提前一周服用红景天(商品名诺迪康)有关。

藏香是这样制成的:香泥通过手上的小东西挤出来,再拿到院里晒干


绿油油的青稞麦

《天路》完

【原创】天路·曲水大桥和羊卓雍错

曲水大桥
2009年7月4日一早,我们去往日喀则。从拉萨出发沿拉萨河向西南行驶约60公里到了著名的曲水大桥。曲水大桥

1966年8月1日建成通车,它是雅鲁藏布江上第一座现代化公路桥梁,长700多米,

曾是拉萨通往贡嘎机场的唯一咽喉要道,过大桥沿雅鲁藏布江向东行驶约40公里即

到贡嘎机场。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拉萨至贡嘎机场的路程缩短了34公里,也就是约半小时的车程。曲水大桥是由从拉萨翻越冈巴拉山去往羊卓雍错、浪卡子和江孜的必经之路。这里还是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个支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河床高的地方有不少沙洲和灌木丛。
2009年7月4日一早,我们去往日喀则。从拉萨出发沿拉萨河向西南行驶约60公里到了著名的曲水大桥。曲水大桥

1966年8月1日建成通车,它是雅鲁藏布江上第一座现代化公路桥梁,长700多米,

曾是拉萨通往贡嘎机场的唯一咽喉要道,过大桥沿雅鲁藏布江向东行驶约40公里即
1966年8月1日建成通车,它是雅鲁藏布江上第一座现代化公路桥梁,长700多米,
到贡嘎机场。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拉萨至贡嘎机场的路程缩短了34公里,也就是约半小时的车程。曲水大桥是由从拉萨翻越冈巴拉山去往羊卓雍错、浪卡子和江孜的必经之路。这里还是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个支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河床高的地方有不少沙洲和灌木丛。



水葬


水葬


水葬

我们实际上是远观曲水大桥,停车的地点是附近的一个水葬台。在藏族的习俗中有塔葬、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塔葬是最神圣、最高等级的葬法,只有活佛、得道高僧的灵魂已在天堂才可以采用塔葬。水葬只用于鳏寡孤独及乞丐等经济地位低下者。也正是有水葬的风俗,藏族人是不吃鱼的,尤其是雅鲁藏布江里的鱼。我们也惊呼:此行不吃鱼也。
就是红衣者脚下那块石头

羊卓雍错
去位于浪卡子县的羊卓雍错,需要翻越岗巴拉山,上午10点半抵达4852米的冈巴拉山顶,在这里能看到山下美丽的羊卓雍错。羊卓雍错的藏语意为“天鹅池”,当地人简称为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是个高原堰塞湖。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羊卓雍错之大之长,无论在哪个角度都无法看到其全貌。只有在地图上或在高空中才能发现她犹如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之上,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
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相隔一山,最近处仅宽6公里,但两者的水位高差竟达800余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羊湖电站就坐落于此。羊湖电站是藏南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中心。我这次只是耳闻,没有目睹。
汽车延着弯曲的盘山公路到达山顶

当地妇女异常强悍,凡是有标志物的地方都是“一妇当关,万夫莫开”,必须交钱才能照相。我有变焦,我怕谁?!没想到拿起相机在远处抢拍,她们也能冲上来挡住镜头。这是经过斗智斗勇才拍下来的,真不容易呀!

这里的经幡与众不同

从山上看美丽的羊卓雍错


沿公路下山,一路上慢慢看过去更能感觉到羊卓雍错的美丽。只是沿途不好停车,只能在车上隔窗照几张。


近前看羊卓雍错就不是瓦蓝瓦蓝的了


对面还有几户人家,他们就靠着这一小片土地生存,为什么不迁徙呢?

这是用相机的拼接功能照的

继续前行,湖边正好有一对父子在放羊,我们停车照相



湖上的云彩煞是好看

【原创】天路·拉萨宗角禄康公园

2009年7月3日晚回到拉萨。吃过晚饭,队友们去八角街购物。因为宾馆离布达拉宫很近,我便来到位于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宗角禄康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相传公元十七世纪五世dalai重建布达拉宫时掘土形成的人工湖(洼地),六世dalai在湖溏中建了龙王宫,供少数农奴主游玩。藏语“宗角”的意思是(布达拉)宫堡后面,“禄康”意为鲁神殿。

漫步在宗角禄康公园,看到的是江南水乡般的景致,稍一仰头,就可以看见矗立在红山上1300多年的布达拉宫,这里看到的是布达拉宫背面,在湖对面可以照到布达拉宫倒影,所有水中倒影的布达拉宫照片都是从禄角宗康方向拍摄的。因为时间短暂,我没有看到怪柳林(康定柳),也没有见到斑头雁和野鸭之类水鸟在那里嬉戏、游弋。回来后补看了别人拍的照片,得出结论:到拉萨去一定要去宗角禄康公园,不去是很遗憾的呀。
右下角三座白塔(转经塔)每天都迎来众多转经的人们。





高原的日照时间长,已经快九点了,天还比较亮,两个小学生在玩儿滑板

这时中学生刚刚做完晚自习,走在回家的路上。拉萨的中学生学习也很紧张啊!

【原创】天路·林芝的阿沛新村

阿沛新村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阿沛新村位于米拉山麓、尼洋河畔。这里曾经是阿沛家族的领地,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就成长在这里。阿沛家族原是14世dalai喇嘛的管家,在西藏排行第三的大农奴主,拥有农奴数以千计。解放后,解放了的阿沛家族农奴就地安置,形成了一个村落。但因旧村的地理位置连年遭遇水灾,于是阿沛副主席出资建了这个新村和一个希望小学。整个新村经过认真规划,道路、自来水、绿地、活动场地等一应俱全,一排排两层藏式小楼彩饰一新、漂亮整洁,吸引着川藏公路上往来行人惊异的目光。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藏族民俗的旅游点。
村口的标志和车站

一排排具有藏族特色的两层民房整齐排列着,每户都有栅栏围着的庭院,草木青青、繁花似锦。



盛开的大丽菊为新村增添了不少喜庆

屋内的布置整洁漂亮

铜质的容器明晃晃、金灿灿

五彩斑斓的橱柜

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藏式炉子漂亮又干净,虽说烧的是柴禾,可一点儿烟都没有

主人为一拨又一拨参观的客人准备了各式藏族食品

这就是小时候听说的糌粑,原来是用手捏着吃的

这是我最爱吃的,可能叫油炸果子


酸奶和酥油

酥油茶

酥油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村民们悠闲地打着扑克

【原创】天路·林芝的朝圣者

2009年7月3日一早,我们向西返回拉萨。
因为这里有一家部队医院,所以我很早便知道林芝有个八一镇,没想到只在此停留一晚。走时匆匆,只能在车上留个影。


车子行进途中,遇到一队朝圣的藏民,他们一边走一边五体投地、匍匐叩拜。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不辞千辛万苦。令人感动之余还有一些敬佩。
虔诚的朝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