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胶东游·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

从定远舰景区沿着海滨往南走不远即是去刘公岛的游船码头,候船大厅里还可以看电视。船行不久到达刘公岛。
刘公岛的码头真是漂亮。

站在船上回望威海市区


在刘公岛还可以乘坐舰艇游海

不远处是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






北洋水师的舰艇模型,最前面的就是吨位最大的定远舰


























【原创】胶东游·威海定远舰

第二天一早,乘坐长途巴士在细雨霏霏中到达威海,第一个目的地是定远舰景区。据网络资料:定远

级铁甲舰是中国

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

号,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北洋水师旗舰。排水量7000吨的定远与姊妹船镇远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

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

1895年2月4日,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卫,以鱼雷击中定远左舷。清军将定远移至浅滩搁浅,当作炮台使用。2月9日,陆上之日军占领威海卫附近的清军炮台,以岸炮击伤定远。10日,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号以免资敌。定远号沉没后刘步蟾亦自杀。镇远与北洋舰队其他残余舰只投降。定远的部分残骸后来由日本于1896年打捞。

2005年,中国制造了定远舰的一比一复制品,停放在威海作为博物馆展品的一部分。
第二天一早,乘坐长途巴士在细雨霏霏中到达威海,第一个目的地是定远舰景区。据网络资料:定远
级铁甲舰是中国
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
号,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北洋水师旗舰。排水量7000吨的定远与姊妹船镇远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
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
1895年2月4日,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卫,以鱼雷击中定远左舷。清军将定远移至浅滩搁浅,当作炮台使用。2月9日,陆上之日军占领威海卫附近的清军炮台,以岸炮击伤定远。10日,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号以免资敌。定远号沉没后刘步蟾亦自杀。镇远与北洋舰队其他残余舰只投降。定远的部分残骸后来由日本于1896年打捞。
2005年,中国制造了定远舰的一比一复制品,停放在威海作为博物馆展品的一部分。


定远舰全貌


定远舰附近海域有不少海鸥顶风冒雨飞翔,竭尽全力与逆风拼搏,其勇敢程度与高尔基笔下的海燕相比,一点儿也不逊色。







出海的游轮也在此地

【原创】胶东游·蓬莱

利用周末去了烟台,3天时间收获不小。第一天从烟台机场坐巴士到烟台汽车站,那里有开往山东各地的长途客车,流水发车,很方便。乘坐到蓬莱的大巴1.5小时即来到向往已久的人间仙境。下车后往北走,不远处即是海边,一座八仙群雕提示我景点就在附近。
群雕正前方的马路通向汽车站(右侧影绰绰的高层建筑)

群雕正前方的马路通向汽车站(右侧影绰绰的高层建筑)

蓬莱旅游景点附近的马路和建筑都较新,干净、清静,但其他地方就差别较大了。


环海木栈道

这里遍布一种没见过的植物,开着细小的紫花。

东边几公里处即是根据八仙过海神话传说填海建造的八仙渡海口风景区





有的建筑物还在建造中


沿着海滩往西走。沙滩上遗留下许多海白菜。






这时飘起了小雨,又要赶回烟台,所以只在蓬莱阁景区外照了几张。





人间仙境蓬莱阁

导游的广告词不错

【原创】古都金陵·雨花台

这里还是三十几年前来过,现在面积扩大了很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开车进去绕了一圈。















本想看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没想到下班时间堵车,车子在引桥上走走停停,耽误了不少时间。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动工、1968年通车,桥头堡的雕塑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雕塑中的5个人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工、农、兵、学、商),因为所处角度关系,其中的农民被遮挡了。



桥头堡的三面红旗

象征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桥头堡的三面红旗
象征着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待我们赶到狮子山的阅江楼景区时已经 停止售票了。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的黄鹤楼

、岳阳的岳阳楼

、南昌的滕王阁

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不过,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楼却始终未建成。现在的阅江楼是于1999年开工建设,2001年

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
阅江楼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的黄鹤楼
、岳阳的岳阳楼
、南昌的滕王阁
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不过,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楼却始终未建成。现在的阅江楼是于1999年开工建设,2001年
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


当年郑和的庞大船队就是从南京下关龙江
出水,浩浩荡荡地从这里驶向太仓
刘家港起锚地。

遥望阅江楼

【原创】古都金陵·中华门

中华门是南京

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中华门

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桥,地势险要。中华门布局严谨、构造独特,有3道瓮城

、4道券门贯通。城堡分为3层,最上层的木结构镝楼毁于侵华日军炮火。
中华门是南京
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中华门
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桥,地势险要。中华门布局严谨、构造独特,有3道瓮城
、4道券门贯通。城堡分为3层,最上层的木结构镝楼毁于侵华日军炮火。




蒋介石题字“中华门”


中华门城堡有2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余人,

战时用以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
中华门城堡有2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余人,
战时用以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

明代长城的防御武器有很多种,礌石是其中之一。礌石有3种,有球状礌石,有装上火药的空心礌石,还有手抛礌石。



东西两侧马道

陡峻壮阔,可用于运送军需物资,将领可策马直登城头。
东西两侧马道
陡峻壮阔,可用于运送军需物资,将领可策马直登城头。


城墙上可以骑自行车游览



在城墙上俯瞰秦淮河







城砖








【原创】古都金陵·总统府(2)

东西朝房在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




林则徐画像

沈葆桢画像

太平天国时是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

后来是总统府警卫团兵舍
导游不辞辛苦,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




导游不辞辛苦,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
负责清理河道的工人哼着自编的号子,重复着自编的滑稽动作,享受着劳动的乐趣。

负责清理河道的工人哼着自编的号子,重复着自编的滑稽动作,享受着劳动的乐趣。

总统府里果树繁多,风景优美。
















【原创】古都金陵·总统府(1)

南京总统府

已有600多年历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

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

中枢、重大事件策源地

,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
已有600多年历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
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
中枢、重大事件策源地
,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






会客室





中华民国之玺和蒋中正签章印

国民革命军军号

发报机




军乐团排练房

军乐团“领导”宿舍,单间还有老式唱机

军乐团战士宿舍

马厩

养马人住地




民国民间灶台(老虎灶),右边圆筒用来烧水


雨花石的价格不菲

【原创】古都金陵·中山门

中山门的前身是明初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

,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改建成可通汽车的中山门,是通向中山陵

的大门。
中山门的前身是明初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
,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改建成可通汽车的中山门,是通向中山陵
的大门。




三孔拱形门

俯瞰城门下



登上城门,有一长段修缮完好、有人看管的城墙可以行走








当时朱元璋

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才建成城墙。朱元璋

为了建造南京城墙,

曾下令5个省、20个州、118个县烧制城砖。为保证质量而要求极为严格,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这些城砖长40~50 cm,宽约20 cm,厚度不少于10 cm,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筑城时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十分坚固,屹立数百年,安然无恙。现在有些砖上所刻的文字还清晰可辨。
当时朱元璋
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才建成城墙。朱元璋
为了建造南京城墙,
曾下令5个省、20个州、118个县烧制城砖。为保证质量而要求极为严格,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这些城砖长40~50 cm,宽约20 cm,厚度不少于10 cm,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筑城时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十分坚固,屹立数百年,安然无恙。现在有些砖上所刻的文字还清晰可辨。





在城墙上遥望紫金山

【原创】古都金陵·紫金山麓

因为住在紫金山脚下,不远处就有一条大道通向紫金山上的明孝陵、中山陵和天文台等多处景点。

要穿过中山门的隧道才能到达紫金山脚下

出中山门后走在垂挂的茂密植被下,很爽。个头高的可就要走到马路上了。

清早,上山的公路上有行人、骑车人,不时还有公交车、小汽车通过。

公路一侧便是高大的明城墙



城墙上排水用的石质出水槽

这难道是射击孔?


公路下面还有上山小路






因为要赶回去开会,走了不远就往回返了。我想,如果在紫金山脚下的各个路口处搞些自行车租车点,骑车游览紫金山的景点该有多惬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