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被称为世界上最美、最迷人的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滨,是闻名于世的水上之城,有“水都”之称。威尼斯的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般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这里的交通工具是船,见不到汽车和自行车。威尼斯的房屋建造也很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象从水中钻出似的,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腐烂,因为海里没有空气,木头已被石化,而且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据说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空气才腐朽。
2008年10月13日我们来到威尼斯。其实头天晚上乘火车可以直达威尼斯,可能是因为住宿费用的原因,我们提前一站下车,住到威尼斯郊外的酒店。又由于开车的德国司机不熟悉意大利的路,从23点下火车,一直转悠到凌晨1:34才到达酒店。按照欧洲对行驶安全的规定,旅行社的车子必须停满9小时才能启动(司机刷卡启动车),少3分钟也要罚款1000欧元。所以头天晚上到达晚,第二天必须晚出发。我们上午11点出发,又乘车、乘船经1小时到达威尼斯。
在码头等船时近距离接触海鸥
码头上小摊卖的威尼斯狂欢节面具比比皆是,我们却是在心理访谈类节目中经常看到——洋为中用
停泊在亚得里亚海湾的豪华游轮是不是可以和泰坦尼克号相媲美?!
遥望圣马可广场的钟楼,前面两根高大的圆柱是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 。圆柱两侧是两座宏伟的建筑物,一是圣马可图书馆,一是总督宫。
艇到码头
外表一般,里面却非常豪华的DANIELI酒店。从楼侧拐进去的巷子里有一家中国餐馆,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饭,然后前往著名的圣马可广场。
因为温室效应,威尼斯经常遭到洪水肆虐,这些板子就是为搭建临时通道用的。所幸我们没有赶上洪水。
圣马可是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所以,威尼斯到处是飞狮雕塑。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拿破仑攻占威尼斯后,曾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
钟楼。我们在这里正好赶上两点整钟楼敲钟报时。
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后来逐渐加入哥特式的尖拱门、文艺复兴时期的栏杆等。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
建筑上精美的雕刻绘画艺术令人赞叹不已
广场上露天酒吧的小乐队
圣马可广场的鸽子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鸽子的数量之多、胆子之大,真是少见。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带着扑扑啦啦的振翅声在广场上空飞翔。更可乐的是,它们还肆无忌惮地立在游人的臂弯和身上,和游人友好相处。我也亲历与鸽子零距离密切接触:当我蹲下身子逗弄鸽子时,被一只可爱的鸽子突然袭击,它从我的背部跳上肩头,稳稳地站着,直到我站起身来它还是赖着不走,看来我还挺有鸽子缘。
贡多拉
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船名字叫“贡多拉”,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贡多拉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保持单桨划船的平衡。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据说以前船夫们的制服很奇特和考究。为了避免名门贵族以船炫耀门第、互相攀比,1562年,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冈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所以,泻湖上都是清一色的黑色贡多拉。现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中收录的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写的就是乘坐贡多拉的感受。
我们6个人坐一条船,船夫划着桨,驶入威尼斯的街巷之中。
这里有的水域宽阔,有的水域狭窄,时不时要过一座座小桥。
水道两边是三四层的石头房子,这些楼房长年经海水浸泡,有的已经斑驳,但这些水上房屋历经百年而不朽,不能不称为奇迹。
位于市中心的威尼斯法院
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很有名。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家琉璃加工厂(当然这是旅游的购物项目),这里有许多色彩斑斓、精美绝伦的玻璃艺术品。一位技师手持长柄铁夹,在高温火炉里将玻璃烧的通红,然后三转两转就变出个骏马来,真神奇呀!
再见,美丽的威尼斯!祝愿你永远屹立在这里,不再受洪水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