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泰新马之旅·新加坡

新加坡是此行中唯一印象不错的地方,尤其喜欢它的整洁美丽,真不愧是“花园城市国家”。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空中竟然没有电线,因为新加坡电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用地下电缆取代“蜘蛛网”,这样既提高了城市供电的可靠性,也美化了城市环境。我们在此停留的时间很短,仅走马观花地看了几处外景。
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艺术表演场地。造型独特的圆顶为它赢得了“榴莲”的称号。毗邻滨海湾的滨海艺术中心内,有音乐厅、剧院、演奏厅和排练室,还有户外表演空间。此外,这里也有购物中心、国际风味餐馆以及新加坡首家艺术图书馆——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于音乐、舞蹈、电影和戏剧的文学典籍和多媒体资料。在滨海艺术中心里呈献的本地和国际演出,形式丰富多样,从音乐剧、演唱会、舞蹈、戏剧到户外演出和午餐演奏会等。滨海艺术中心拥有2000个席位,并在欧洲歌剧院传统的马蹄铁形结构基础上加以改进。它可以促进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的交流。剧院楼高四层,它的设计是为了展示亚洲和西方传统的表演艺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多功能的演出。与此同时它也拥有全新加坡最大的舞台。其音乐厅可容纳1600人,是艺术中心的骄傲。音乐厅的音响设计顾问是美国ART EC Consultants Inc.的拉塞尔.约翰逊Russell Johnson。世界上只有5个类似的音乐厅,包括瑞士的卢塞恩,美国的费城、达拉斯,英国的伯明翰以及新加坡。由于音乐厅的音响设备可随需要进行调节,所以它是各种音乐演出的理想场所。音乐厅放置着一架由4740个音管及61个音栓组成的科莱斯管风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管风琴制造商之一设计与制造而成。还有两个表演室,小剧场可容纳220个人,可作为实验性剧场与舞蹈演出的场地,而音乐室有250个座位,是室内乐,独奏会,歌舞表演和爵士乐音乐会的理想场所。滨海艺术中心还有几个户外场地,适合各类活动和表演。沿着300米长的海滨湾有两个表演场地,一为户外剧场,另一个是边缘剧场。在阳台可一睹海湾和城市的壮丽景色。而庭院里有售卖各种餐饮的小店。还有一个展示画廊,可陈列大量视觉艺术的作品。除了上述的几个场所,艺术中心另有3间练习间、1间排练室、1间表演者休闲室,一间Green Room以及42个化妆间。滨海艺术中心的各种节目适合不同观众的口味,它的节目范围包括各种类型的音乐、舞蹈、戏剧及视觉艺术,并把焦点集中在艺术的教育和增加大众接触艺术的机会。观众不仅能了解各种艺术,更重要的是把欣赏艺术视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个“榴莲”似的建筑极具新加坡特色,能够将艺术场馆的外形建成当地特产的模样,设计师丰富的联想力令我佩服。



街头行道树遮荫蔽日

高等法院和市政厅毗邻

鱼尾狮公园是新加坡面积最小的公园,公园的主题就是屹立在安德逊桥旁边的鱼尾狮塑像。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它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共同雕塑的,于1972年5月完成。塑像高8米,重4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近旁还建有一座小鱼尾狮像与之相伴。
鱼尾狮是由当时的 Van Kleef 水族馆馆长Fraser Brunner 先生所设计。鱼尾狮的狮头是狮城的象征,传说公元11世纪,圣尼罗乌达玛王子在这座小岛上看见一头神奇野兽,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头狮子。于是王子将这座小岛命名为Singapura (梵文意为狮城)。鱼尾则象征在王子发现小岛前的古城淡马锡(Temasek),并代表新加坡是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花葩山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高达105米的花葩顶是公园内最高之处,此处能够鸟瞰新加坡南部全景。这里有一棵雨树,于1971年11月7日的首届植树日种下,沿着这棵树是一个花木围绕的多层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别设计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以告诉游客所指的地方与名胜地点。而在瞭望台楼下的16幅壁画也让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圣淘沙(意为平静而安详)是新加坡最为迷人的度假小岛,占地390公顷,有着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区域,被誉为欢乐宝石。我们晚上去看了一场有激光、喷泉、礼花的音乐演出,演员不多,但都很卖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