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该剧与我以前看到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剧种“情境体验剧”,表演方式颇为奇特。就像王潮歌所说,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
今年2月《又见平遥》正式公演。
《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王潮歌、樊跃任总导演。该剧与我以前看到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剧种“情境体验剧”,表演方式颇为奇特。就像王潮歌所说,这更像一个博物馆,或者说,更像一回穿越。我们有时像一个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在一个又一个互不关联的场景中,我们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
今年2月《又见平遥》正式公演。
《又见平遥》的沙瓦剧场内部建筑全部是仿古建筑,主要分为A(引导区)、B(商业文化展示区)、C(生活场景展示区)、D(综合文化演艺区)四个区。沙瓦剧场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又见平遥》观演线路分为A、B两条,不同的线路有别样的体验。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有进入迷宫的感觉:一会儿是街道,一会儿是大院,一会儿是城墙,一会儿又是黑暗空间。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完全不同的场景,边走边看。表演者往来穿梭于人群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一起互动,让观众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新奇感受,亲身体验穿越的感觉,来到数百年前清朝街头,体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人一物。——摘自网络
剧场前
剧场建在城墙边,可能是为了方便古城外的观众。
剧情概况: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和“面秀”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以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如不正面表现镖师的死亡,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摘自网络
开篇,观众鱼贯进入剧场,演员就在身边说着台词。因为关闭闪光灯,在黑暗处拍摄效果不佳。
剧中主持人之一董栗秉,和顺人,今年40岁。虽然他在剧中看似没有表演的成分,但他用深情凝重的道白,把人们带进了一场又一场的故事,可谓是一位没有表演的演员。他最后念出的那一段话,让《又见平遥》的声音永远印刻在了观众心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他们在哪里?他们会为了生下我殚精竭虑吗?相信,在您的血脉里,也会流淌着这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演员的一句“镖队回来了”,让游客们都走到了南门广场。确实,跟随赵易硕找回王家血脉的镖队回来了。只不过,这次回来的只有一个孩子——王家的血脉。此时,南门广场上的城墙在风雨中飘摇,闪电中,跟随孩子回来的那232条平遥汉子的鬼魂在呼喊,他们回来只是为了——又见平遥。城墙上的镖师表演,非常震撼和出乎意料。创作者的奇思妙想令人赞叹。据一位导游讲,这些在“城墙”上舞蹈的演员收入相对高些,因为从高处垂直走下来,有一定的危险。
录制一段视频
进入生活场景展示区
剧中平遥王掌柜一家受困沙俄,13口人只剩下年仅7岁的单传儿子,平遥“汇”字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欲从沙俄保回王掌柜的这条血脉。消息传出,为给赵家留后,平遥人举城而动,为赵易硕选妻。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担当重任,与赵东家前往沙俄。七年过后,赵易硕连同镖师全部客死他乡,“汇”字号败落,庆幸的是王家的血脉得以延续。悲壮的剧情中,人们纷纷为赵易硕的豪情和大义所折服。
而现实中,饰演赵易硕的演员成飞今年只有24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遥人,家住该县岳壁乡小城村,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后曾任职于介休电视台担任《介休新闻》的播音员。当他知道《又见平遥》落户家乡时,喜欢表演的他辞去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平遥。
由于受过专业训练,成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然而就是因为字正腔圆,成飞差点无缘赵易硕这个角色。后来因为他有主持的功底,成功的脱稿参选,加上
自然、真实的
表演,成飞稳住了自己的主演地位。正式的演出中,成飞不仅扮演了男主角,还有另外四个角色。
《又见平遥》演员每天至少二次的演出,被问及如何保持演出的激情时,成飞说:“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观众的认可是他最大的动力。” ——摘自网络
而现实中,饰演赵易硕的演员成飞今年只有24岁,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遥人,家住该县岳壁乡小城村,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后曾任职于介休电视台担任《介休新闻》的播音员。当他知道《又见平遥》落户家乡时,喜欢表演的他辞去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平遥。
由于受过专业训练,成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然而就是因为字正腔圆,成飞差点无缘赵易硕这个角色。后来因为他有主持的功底,成功的脱稿参选,加上
自然、真实的
表演,成飞稳住了自己的主演地位。正式的演出中,成飞不仅扮演了男主角,还有另外四个角色。
自然、真实的
选妻
经过层层选拔,从满城姑娘中为赵易硕挑出的新娘。
看过《又见平遥》,许多观众都会被新娘子那句“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所感动。《又见平遥》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角色之一,是那位成功被选为赵易硕之妻的新娘,她现实中的名字叫张茜。21岁的张茜毕业于晋中师范学院,是平遥古陶镇人。来到《又见平遥》剧组前,她在太原的一所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
经过层层选拔,从满城姑娘中为赵易硕挑出的新娘。
成飞有一场在跑步机上大跨步跑步模拟一路飞奔的场景,嘴里还念着台词。他有专业功底,所以声音、动作、表情都很逼真。剧中赵易硕的经典台词:我们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
赵妻在生下孩子后死去。她的经典台词: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
进入商业文化展示区,穿越到同治六年的平遥街头。
我们在进入各个店铺时,有人会被演员饰演的店员问起:你知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我看见一位老者答曰:2013年。店员小姑娘摇了摇头说:你记错了。我见状赶紧回答:同治六年。呵呵,真有趣!
同兴公镖局的好儿郎,洗一场风华雪月的大澡,带着女儿香的牙印,壮士远行,去践行诺言。
几位小伙子真的跳进水里,天气很凉啊。我担心他们冻着,伸手摸了摸大缸,还好水是温的。
悲壮感人的一幕
最后走到综合文化演艺区才坐下。舞蹈“
面秀”,演员抛洒的道具真是面粉,表现的是山西人(也比喻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那碗面,那就是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乡情。不过,看完后我有一点儿担心,这些演员每天都要吸入一些面粉,会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
最后走到综合文化演艺区才坐下。舞蹈“
面秀”,演员抛洒的道具真是面粉,表现的是山西人(也比喻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忘不掉那碗面,那就是中国人的胃、中国人的乡情。不过,看完后我有一点儿担心,这些演员每天都要吸入一些面粉,会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
演出结束后,我们惊奇的发现,主要演员已经在出口处为观众送行了。扮演总镖头的李震今年35岁,是昔阳人。生活中,李震颇有镖师神采,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说起话来声若洪钟。
《又见平遥》150多名演员,80%都是平遥人,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小商贩,有的是艺校毕业生,不一定都专业,但都有一颗热爱艺术、甘于吃苦的心。总导演王潮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包括体力训练等。虽然从艺术特质来说,他们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但他们都很用心,表演时都尽心竭力。
王潮歌导演说:“在《又见平遥》的故事中,赵易硕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个旁姓人的命,而镖局232人没有一个人认识王家人,却全死在路上。这就是讲德行仗义的山西人,也是我想展示的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