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第三天一早参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在这里换乘景区的大巴车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然后乘好几段滚梯到达坝上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三峡坛子岭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也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于1997年正式开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


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正面是三个雄壮的男性携手在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涡壳,表现了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其上为虎,下为凤,表达出三峡工程的地理与文化背景,因为三峡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再往两边,上游一侧是一个现代男人和大禹的形象相叠,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他们的背景有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水,后来化为巫山十二峰的的十二位仙女,还有三峡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相对应的下游一侧的浮雕中心人物是一个现代青年女性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朵、果实,背景有植物、动物、鱼类等,还有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外滩大楼、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等形象,反映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背面一块浮雕中心部位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场面十分悲壮。

——网络资料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这块重达28吨的截流石是一种象征性的标志,实际上所用的截流石只是它的1/2。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四面体,因为这是三维体中稳定性最好的,抛下水后能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并且相互锲合,从而很好地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网络资料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三峡坝址基石是从中堡岛下岩层里钻出来的三峡坝址岩芯,是三峡工程的历史见证。——网络资料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万年江底石是二期工程修围堰基坑时从基坑里挖出来的,花岗岩的质地,重达20多吨,上面还有早期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考察坝址时钻探机留下的一些钻孔。实际上它距今已经有8亿年的历史。——网络资料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隔江遥望秭归新县城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185观景平台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因与三峡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这里可以近距离看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三峡截流纪念园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一棵黄桷树(重庆市树)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工程车的巨大轮胎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还是在头一天的三斗坪饭店吃午餐

游山玩水在湘鄂-三峡大坝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