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我去沙滩办事,顺便看看梁思成设计的灰楼。我4岁在沙滩上幼儿园,7岁在骑河楼上小学,全家也搬到沙滩居住,直到45岁搬离沙滩(期间我在下斜街住过两年多)。可以说,我对沙滩非常熟悉,也很有感情。

我四十岁前后住过的楼正在翻修



这就是位于沙滩北街乙2号院内的灰楼——梁思成在抗战前设计的北大女生宿舍。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母亲曾在这里住过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也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当年梁思成设计的是一座三层建筑,林徽因觉得有些呆板,便在一侧加了半层。其女儿梁再冰进入北京大学读书时,恰巧就住在这半层中。——摘自网络
上图右侧:灰楼唯一的一个阳台。

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楼中间的院子














很早以前,灰楼的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民主广场
网上找到几张大约摄于1936年的灰楼老照片
灰楼建于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设计,是一座马蹄形立体钢骨水泥建筑,共八个门。按千字文起头八个字排序,即从大椭圆形门洞往东再往北回转,依次为天字楼、地字楼、玄字楼、黄字楼、宇字楼、宙字楼、洪字楼、荒字楼八个楼号。前四号男同学住,后四号女同学住,抗战胜利后改为女生宿舍。——网络资料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正立面设计图( 1935年3月3日绘,署名梁思成 林徽因建筑事务所)

在紧贴荒字楼前面有一个两米长带靠背的石椅,石椅上方的楼墙上嵌一块长90厘米、宽40厘米的汉白玉奠基碑,上刻:“国立北京大学宿舍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一日校长蒋梦麟奠基”27个楷体字。校长蒋梦麟的名字在某个时期给磨掉了。——网络资料

在网上找到一张不可多得的老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照片,图书馆为山字形建筑,面积为6604平方米,于1934 年 4 月动工, 1935 年 8 月建成, 同年9 月正式开馆。五十年代起是部里的图书馆,从北街2号机关大门进去,北侧灰色的楼即是。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三十多年前我曾借过一本前苏联的数学科普读物。

这个大院里还有一个保存很好的四合院,现在是物业所在地,形成鲜明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