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绍兴东部的东湖到西南方向的兰亭有20公里路,打车去最方便快捷。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2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历史上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现兰亭是嘉靖年间郡守沈启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网络资料
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池边立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亭中之碑是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为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笔,故肥瘦有别,被人称为”父子碑”。——网络资料
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19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网络资料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
“流觞亭”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匾额”流觞亭”三个字为清光绪年间江夏太守李树堂题。旁边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是由徐生翁撰句,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先生所写。亭内陈列着由”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当年流觞用具的复制品。亭背面悬有清同治年间湘潭人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的孙绰所作《兰亭后序》全文。——网络资料
临池十八缸由十八缸、习字坪和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而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河对岸的
书法博物馆(兰亭瓷砚艺术馆)
从王右军祠的后门进入。
王右军祠建于康熙年间,粉墙黛瓦,四面临水,
据说王右军祠也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之一,第20集“孙猴巧行医”中唐僧师徒揭了皇榜后来到皇宫内,朱紫国皇宫内的场景即取自王右军祠。揭皇榜的集市取景地据说是绍兴的某条街。
兰亭里茂密葱绿的竹林
因汉代时兰亭设过驿站,这里称为古驿亭。
乐池
大白鹅站在池边欢送游客
从兰亭赶往沈园途中,请出租车女司机绕到会稽山停留片刻。
会稽山北麓有个
大禹陵,相传大禹死后葬在绍兴。
据说86版《西游记》中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
里
观音菩萨化身法师下凡来寻找西天取经的人选,找到了正在讲经说法的玄奘,玄奘讲经说法的取景地是在宁波的天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