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藏之江南·川味林芝菜

林芝的餐馆多是川菜馆,用的是藏区的食材,但做出来的多是重口味的川菜,油腻、麻辣、不健康。
藏红花蛋羹

厚厚的一汪油

头一次见到如此袖珍的藕节


天麻炖藏鸡

石锅鱼

小米野菜也飘着一层油

杂菌

青稞很硬,适合喜欢吃粗粮的人,胃病患者就免了。

藏鱼很不好吃,藏民好像不吃鱼

牦牛蹄连吃了两顿,很腻人

藏香猪并不香

追问半天才说是斑鸠,后来每上一菜先问明白,以免误食不愿意吃的食物。

大包里面是甜馅

餐馆所见



【原创】藏之江南·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第一个拐弯处(S形)



青杠树

山下一派江南风光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尼洋河清澈,雅鲁藏布江浑浊





雅鲁藏布江第二个拐弯(U形),一般见到的标准图片是航拍的,能够显示山体全貌。




从两侧的台阶下到最低点

湍急的江水



来个动感的
与上次不同,这次是在下游乘船。






江水冲刷堆积起来的沙子



沿岸是唐古拉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远处是苯日神山,小导游说:这座山后就是麦克马洪线。
网络资料: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麦克马洪线,Mc Mahon),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

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网络资料: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构想了一条印藏分界线(麦克马洪线,Mc Mahon),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
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
。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
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下船处已是尼洋河,河水颜色截然不同,很清澈。

终于见到印象中长在水里的树林,原来这里是娘欧码头,上次登船的地方。

【原创】藏之江南·南迦巴瓦峰

这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和上次不一样,必须要乘坐那里的车子从

古桑树、情比石坚

(参见链接)、南迦巴瓦峰观景台等景点转到大峡谷,管理有点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还要乘船游江,没有时间去观景台了。不过刚到古桑树那里,赶巧遇到南迦巴瓦峰露出部分冰峰,转瞬间又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
这次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和上次不一样,必须要乘坐那里的车子从

古桑树、情比石坚

(参见链接)、南迦巴瓦峰观景台等景点转到大峡谷,管理有点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还要乘船游江,没有时间去观景台了。不过刚到古桑树那里,赶巧遇到南迦巴瓦峰露出部分冰峰,转瞬间又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了。

















【原创】藏之江南·尼洋阁

尼洋阁离八一镇不远,沿着318线国道向东南方向走即是。
不能不说说318国道,318国道应该是我国最长、自然景观最美的公路,起点为上海,途径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边境的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沿途有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等著名景色,是北纬30度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通道。《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曾有详细介绍。
国道中最危险、景色最美的川藏公路全长2250公里,是当年第十八军进藏时靠炸药、铁锤,钢钎和十字镐修建的,修筑这条公路不仅要劈开二郎山等14座峰峦起伏的大雪山,还要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拉萨河等十多条奔腾咆哮的河流。既要拦阻排山倒海的流沙,越过蜿蜒而下的冰川,又要穿过不见天日的森林,填实举步难行的泥沼,工程之艰险世界罕见。当年为修建川藏和青藏公路,5年时间,10万大军牺牲了3000多人,差不多每修建1公里就会有1人牺牲。
新建的尼洋阁是藏东南非物质文化博物馆,里面还有门巴族和珞巴族文化展览。









服饰

乐器





唐卡

工布响箭

石锅

木碗

银器铜器


武器

藏香

藏币

牛皮船

藏药

藏毯

藏牛

这里还有一座烈士陵园,纪念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和西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烈士。

【原创】藏之江南·嘎定沟

原计划当天下午是去鲁朗林海,但因别人要去而被改到嘎定沟(曾为卡定沟)了。我感觉嘎定沟的风景还是不及

鲁朗林海


原计划当天下午是去鲁朗林海,但因别人要去而被改到嘎定沟(曾为卡定沟)了。我感觉嘎定沟的风景还是不及

鲁朗林海






山里的景观多是依据形象而命名的,很有想象力。

本来就不大的景区,我也没有都走到。
















三叉的青杠树。青杠树在林芝随处可见,导游讲: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青杠树下长青杠菌;而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青杠树下长出的就是名贵的松茸。















【原创】藏之江南·八一镇

尼洋河畔的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到林芝来的游客一般都住在这里。
从林芝机场到八一镇的途中经过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的交汇处,停车观看。



玛尼堆












从房间的阳台上可以看到一片漂亮的楼群,似乎不是普通民居


这里的新建楼房基本都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远处山上的五彩经幡

住所附近的街道与建筑






以雕塑命名的老鹰广场

牦牛广场


似乎是政府机关

镇上有这么多数码产品商店





光控路灯

稍远处的山上经幡连成片



尼洋河从这里流过

尼洋河的早晨被浓浓的云雾笼罩







【原创】藏之江南·林芝机场

据网络资料:通航6年的林芝米林机场是西藏第三座民航机场,海拔是西藏最低(2949米),飞行难度是

国内第一。林芝地区在二战期间,是著名“驼峰航线”的必经之地,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当时曾有数十架盟军运输机在这群山中坠毁。

林芝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河谷地带,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象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净空条件、气象条件、飞行环境及导航台站布局最复杂的机场。由于林芝机场坐落于山间谷地,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峻岭,飞机起降只能在狭窄弯曲的河谷中飞行,飞行航道最窄处距离峡谷两侧山脊不到4公里。另外机场多低云天气,风向多变并伴有风切变等紊乱气流,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所以下午没有航班,全年适航时间累计仅有100天。

机场西边的米林导航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仅有11.2公里。
据网络资料:通航6年的林芝米林机场是西藏第三座民航机场,海拔是西藏最低(2949米),飞行难度是
国内第一。林芝地区在二战期间,是著名“驼峰航线”的必经之地,由于天气情况复杂,地理环境恶劣,当时曾有数十架盟军运输机在这群山中坠毁。
林芝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河谷地带,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象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净空条件、气象条件、飞行环境及导航台站布局最复杂的机场。由于林芝机场坐落于山间谷地,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常年被云雾笼罩的高山峻岭,飞机起降只能在狭窄弯曲的河谷中飞行,飞行航道最窄处距离峡谷两侧山脊不到4公里。另外机场多低云天气,风向多变并伴有风切变等紊乱气流,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所以下午没有航班,全年适航时间累计仅有100天。
机场西边的米林导航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仅有11.2公里。





飞机是从远处的山谷中低空飞来的,据说还必须经印度上空转弯。




跑道的另一端

这条航线的飞机必须具备

先进的飞行导航技术
这条航线的飞机必须具备
先进的飞行导航技术

【原创】藏之江南·云海

上周末去林芝,在成都飞往林芝的飞机上观云海。

去程的天气真好,能见度很高,可惜座位不靠窗,仅在短暂的瞬间拍了几张。
上周末去林芝,在成都飞往林芝的飞机上观云海。
去程的天气真好,能见度很高,可惜座位不靠窗,仅在短暂的瞬间拍了几张。


起伏的山峦中间有条河流穿过




山顶上飘着朵朵白云




远处有两座雪山

回程时特意选了靠窗的座位,可是那天云层很厚,几乎望不到山脉,不过变化莫测的云海也很壮观。
















【原创】胶东游·烟台掠影

从烟台山出来即是海滨广场










海滨的建筑很别致



烟台山医院

之前路过烟台火车站,比烟台机场要新多了。站前有多路公交车站,交通非常方便。




站前广场工人形象的老雕塑

烟台汽车总站距离火车站不远,这里是开往山东各地长途客车的交通枢纽。高高的大厦、醒目的标识在远处就能看见。

原以为长途车站会像以前的北京东直门那样混乱呢,没想到这里的候车大厅很干净,购票、购物都非常方便,数十个站台分别停靠去往四面八方的大巴,因为流水式发车,等候的时间不长,显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