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舍先生的丹柿小院

老舍本名叫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和戏剧家。老舍于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一岁半丧父,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于1918年毕业。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和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他的作品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和《月牙儿》等。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写了约800余万字的作品,并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有些作品被选入小学课本。老舍的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代人,他不愧是“人民艺术家”。1966年,他因遭到恶毒攻击和迫害,含冤自沉于太平湖(现已被填平),终年67岁。
如果您也喜爱老舍和他的作品,但又远离京城,请跟我一起探访老舍的故居吧。故居离王府井不远,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一座栽着柿子树的四合院,被称为“丹柿小院”。1949年至1966年老舍去世,后被国务院改建为老舍纪念馆。

http://img615.ph.126.net/H_RY-4UgRq89yfTU0c5Z4Q==/1672524311616326307.gif



现在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看!黄橙橙的柿子挂满树梢。





左边是一株枣树,右边是两株柿子树。

这株是老香椿树





这里还可以玩电子游戏呢。


原来的实物摆设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拍照,忽听一声“喵”。原来我不小心踩了这只猫的脚,还没等我向它道歉,它已缓缓而去。真是只有涵养的猫!看它多么漂亮,多么肥硕。老舍先生养过猫,从他的作品《猫》中就可以看出他对猫的喜爱和熟悉,这篇散文还是小学课文呢。


故居胡同口的景象

从故居出来不远便是首都剧场,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在地,这里曾经上演过很多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话剧。


题外记
在故居附近发现一家餐馆,墙上的两块牌匾引起我的注意,一块是“食品卫生等级A级”(一般这种档次的餐馆都是B级),另一块是“无味精餐厅”,这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很有特点,也很适合我。


餐馆门口有一只鹩哥,见人就说“你好,你好”,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