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忆是杭州 何日更重游·忆07

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2007年,我因为开会曾三下杭州,但每次都匆匆忙忙,未能好好游览一下西湖和名胜古迹,很是遗憾。整理出几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贴出来留个纪念。
一月,我随着同伴来到位于吴山脚下的清河坊。百度百科介绍: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我来这里还有另一个目的——故地重游。46年前的夏天,我曾经在此地住过一个月,早餐吃过几乎不重样的小吃,还游览过不少名胜美景。河坊街西太平巷19号的大院子曾给我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现在依稀记得前院的一侧是一幢楼,我爷爷家在里院,里院仅有一幢年代久远的2层小楼,地面铺着厚实的木地板,走起路来咚咚作响。院墙附近有一口不大的水井,夏天将西瓜放进网兜里,吊在井里“冰镇”,效果真不次于现在的冰箱。白天我和小伙伴在跑出跑进地疯玩儿,居然可以从前院的一个“密道”穿到相邻的院子里;晚上几家邻居在院里坐着藤椅纳凉聊天,就这样度过了一个悠闲和快乐的暑假。1978年夏天,我又在此小住,每天早出晚归独自旅游。再后来就听说这里拆迁了,没想到是为了恢复这条著名的商业街。






看到这块牌子,我就知道离西太平巷不远了。



西太平巷仅剩一条又细又短的巷子,这是里面的商家。

冬日的西湖

湖畔茶座

湖边酒店


四月的杭州景色宜人,坐大船游览了西湖



西湖上的小船还基本是老样子,只不过座椅换成沙发了

西湖边(花港观鱼公园)的林徽因纪念碑别具一格

西湖边(六公园)的送别白居易群雕之一惜别白公 ,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深受百姓爱戴。

跟随同伴游丝绸城




萧山的湘湖

文气十足的齐耳短发,纤秀娇小的身材,随风轻摆的裙角……被胡适誉为我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而这位风华绝代的才女就出生在杭州的一条小巷——蔡官巷。今年“五一”前,市民和游客有望在西湖边一“睹”她的风采。

市民建议纪念林徽因

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杭州市分会副秘书长金援潮先生,最先提出要在西湖边给林徽因留一席之地。“可能少有市民知道,林徽因是西子姑娘,而且在杭州生活了5年。”2004年,金援潮通读了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并有了这样的念头。

“林徽因身上有种特殊的文人气质,和西湖的美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西湖边应该有个属于她的位置,以纪念这位风华绝代的杭州才女。”2004年6月21日,金援潮便给王国平书记写了封信。当年7月13日,王书记就亲自批示:要抢救杭州的历史文化碎片。

园文部门赶往北京“取经”

2004年是林徽因诞辰100周年,清华大学专门在校园里举办了一次“林徽因诞辰100周年纪念展”,杭州园林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专程赶往北京,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院士们就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取经”。展览结束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关于林徽因的40余幅平面展画打包移师西子湖畔,摆放在柳浪闻莺旁的林霭漫步茶楼,让市民了解林徽因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华茵告诉记者,当初金援潮建议在林徽因的出生地——杭州蔡官巷附近建造“徽因亭”或者纪念碑,后来又有人提议应该建在西湖边,于是南山路45号唐云艺术馆西北角的草坪和南山路77号天度餐厅的东南角小绿地都成了候选地址,清华大学也多次派专家参与选址。

纪念碑出自清华博士之手

昨天下午,记者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看到了林徽因纪念碑的平面效果图——在一棵百年古樟树的遮护下,一块由青铜和青石板相结合的长方形纪念碑矗立花港观鱼南里湖畔,碑上除了刻有林徽因所著《平郊建筑杂录》论建筑意中截取的一段文字外,还精心雕刻了一位姑娘的剪影。整座纪念碑造型别致,蕴意深刻。

林徽音纪念碑的设计形式和碑文选取都出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王丽方之手,学院多位院士也参与了设计工作。将碑址选在花港观鱼南里湖畔,是因为林徽因的气质和西湖的秀水相得益彰,希望两者的结合能为整个西湖风景区锦上添花。